2013年12月12日

《哭泣與耳語》Cries & Whispers (1972, dir: Ingmar Bergman)



*劇透,留意。


不經不覺,黑洞映室舉辦的瑞典電影大師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電影導賞團經已來到第七週。個人感覺到了這段時期的褒曼越來越好看,越來越顯得出他的大師級水平。由《對鏡猜謎》Through a Glass Darkly (1961)、《假面》Persona (1966)、到昨日看的《哭泣與耳語》Cries & Whispers (1972) 都是我看罷不停回想的作品 (碰巧三套都是只用很少場景,《對》在一個小島上、《假》主要在度假別墅、而《哭》全都在大宅中),特別是Persona 及 Cries & Whispers,很欣賞褒曼的電影語言及技巧、欣賞他的創意、更欣賞他對自己的了解及對世界的看法。

《哭泣與耳語》,如導賞導師Vicky 所言,中譯名雖美但譯得不太好。它英文名字的Cries 不只解作哭泣,看過電影便知,幾位女主角都曾不同程度地大叫而非單單流淚,我認為譯作《叫喊與耳語》可能較貼切,兩個詞語亦較有相反的意思。


電影圍繞四位女主角,三姐妹中的Agnes (Harriet Andersson飾) 患上絕症,在大宅裹由女僕Anna (Kari Sylwan飾)陪伴。Agnes 兩位已嫁的姐妹Maria (Liv Ullman 飾)及Karin (Ingrid Thulin飾)也特地回到大宅暫住來守望病危的她。電影的一大主題為Pain,苦楚,幾位女主角皆有痛苦,Agnes 命不久矣,最後時刻對拒病魔時更辛苦不堪。Harriet Andersson 的演繹七情上面,痛苦的叫喊聲此起彼落,Vicky 用Piercing 這個詞來形容這種觀影感受很準確;Anna 早前喪女,每天還在惦掛女兒之際又將有至親的人離開人間; 其餘兩姐妹一冷一熱,同時她倆的婚姻生活都不美滿。Maria 很熱情,甚至濫情,趁丈夫不再是與醫生鬼混,但熱情/濫情背後卻拖著寂寞的身影;Karin 完全相反,她認為一切皆為謊言,自己只求孤身活著,自我封閉到連與丈夫行房都抗拒。為了不與丈夫行房,Karin 竟把玻璃碎片插入自己下體,滿身鮮血,自己亦因而達至高潮,某程度上已到,甚或至乎特破了一個臨界點。這四個身心受到莫大創傷的女人,困在一間大宅裹,令觀眾所感受的都是了無止境的人性的絕望。







Vicky 認為電影上有不少宗教的隱喻,最顯然易見的是一幕Anna 除下半邊衣領,如聖母抱著耶穌般(如Pieta)抱著剛去世的Agnes, 那一場其實頗刻意,本來是Close-up 卻突然來個正面full shot,但刻意得來又不覺老套,反而很有藝術感,很美很「神聖」。Anna 本身就是四人之中最有母愛的角色,儘管故事提到另一名女角(忘了是Karin 或Maria)也有小孩,卻沒有半點母親的感覺,只有Anna 最像一名母親。從她的禱告中亦看到她很忠於信仰的人,說她是聖母的象徵看來有說服力。Agnes 的死也有如耶穌被釘十架一樣,痛苦得來有種贖罪、救贖的意味,起碼因她的死亡,曾嘗試令自己兩個姐妹反思自己的個性,不管是否「盡皆謊言」。如果,Anna 和Agnes 是聖母及耶穌,那另外兩名姐妹又可怎樣演繹呢?是十二門徒還是耶穌受苦是在旁的途人?有一幕非常深刻的是Agnes 「復活」時,兩姐妹都對其非常反感與恐懼。我不熟聖經,忘記了是誰懼怕耶穌的復活,或許再找找會令這個演繹更加傳神,更有意思。電影中也有一個牧師/神父的角色,只出了兩場戲,卻有精彩的演出。憑他一兩句說話便知,他是一個對信仰有質疑的牧者,他在Agnes 身後事時,說了Agnes 其實比他自己有更強的信念;而他為Agnes 祈禱時,看到他根・本・都・不・相・信・從自己口中說出的話,那個內心的衝突大概就是褒曼寫這個角色的投影吧。




我最喜歡這套電影在於它的結局,褒曼非常巧妙地在電影一前一後透過「日記」這物件作首尾呼應及敍事、帶出主題。在將近電影尾聲,各個角色的發展都算是「塵埃落定」,人性的殘酷全部被鏡頭記錄下來,只剩下Anna 留在大宅。她拿起了日記,是Agnes 生前的日記,是Agnes 在電影一開始時,起床寫了一句「It is Early Monday and I am in Pain。」的那本日記。我已經急不及待想知道究竟Anna 讀出的是甚麼說話、甚麼故事。她竟然讀了可能是Agnes 死前最開心的一段記憶!鏡頭一轉看見了全片都很少見到的秋黃綠色。四人身穿白衣,都像天使,在綠色草地上散步、嬉戲。那是多麼諷刺!坐在鞦韆上,Agnes 說:「All my aches and pain were gone. The people I am most fond of in all the world were with me. I could hear their chatting around me. I could feel the presence of their bodies, the warmth of their hands. I wanted to hold the moment fast and thought: Come what may, this is happiness. I cannot wish for anything better. Now, for a few minutes I can experience perfection. And I feel profoundly grateful to my life which gives me so much.」 以這麼舒服、遊閑的情境、畫面,這麼感人感性的自述來比對真正結局的深暗灰調,跟全片的紅、白、黑三色全調對比、跟兩姐妹性格上南轅北撒的對比、跟電影名字Cries & Whispers 的對比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褒曼的話怎想得出!



電影很多部分都很獨特,最與別不同的應該是顔色的運用。電影前段的紅白兩色瘋狂地出現在構圖上,這種頻密聯想到 Kieslowski 的藍、白、紅三部曲。不過即使以紅白二色為主調,我認為導演還很聰明地在很多物件上面放了啡色/啡金色,如枱身枱腳、櫈腳、琴、燭台、鏡框,不單令色彩更為調和,這些紅在啡色的襯托下亦驚艷而優美。

紅色甚至連戲與戲之間的過場都是用了紅幕反非絕大部分電影的黑色。相信平時用黑色來剪接的原因是可以令觀眾集中於故事內容,亦相對地會令剪接較為不經意。但當今次選取一片紅色過場時,好似導演在提醒你這套電影所有故事所有事情都離不開一片紅色,一段故事完了,紅色,另一段故事;紅色,一個角色的半張臉特寫,紅色,角色的回憶,紅色,回到半邊臉的特寫,紅色,繼續故事。紅色的象徵意義灌澈全片,甚麼?還是留給不同的演繹。當拍攝主角們的較內心的戲時,很多時演員都會靠牆,以紅色牆身作一個淨色的Backdrop,所以我也贊同 Vicky 的論點:認為這個紅是代表人性的Soul。





除了畫面上,在聲音上褒曼這次突顯了鐘的滴答聲及鬧鐘的報時噹噹聲(其實畫面也有間中一個個鐘及 Bell的特寫),以聲音描寫時間、描寫Agnes的倒數、用聲音「同步」觀眾與主角之間的時空,這也是很厲害的點子。其實全心投入故事劇情時,不是常常留意到那些滴答聲的,但是總是就會偶而聽到一下「叮~」,或數下慢慢地「答答、答答」,彷彿一路提醒著你時間的流逝、Agnes 的死亡、還有她死後其餘姐妹亦將各走各路。這亦是我觀影經驗中少有的特別體會。


是次活動最後三套褒曼電影將於一月放映,到時再去上課,上一門自己喜歡的課。






補充,comment by Vicky:


Thank you for reorganising my thoughts in your essay. 
I think if we look at the characters as biblical figures, and if Agnes is Jesus and Anna is Virgin Mary,then the two sisters would most probably be the apostles.
Before his death and after his resurrection, Jesus tested the faith of his apostles and some of them failed him, like Judas betrayed him for some silver pieces, and John denied knowing Jesus for 3 times, and some of his disciples didn't believe seeing Jesus after his resurrection, but thought that they had seen a ghost. 
So, like the apostles, the two sisters betrayed Agnes by not providing love and care for her before her death and even denied her request for bodily contact after the resurrection.
I hope this may help you to understand this relationship in a religious way. I didn't have time to go through everything or go into everything deeply during class.

As for saying the colour red represents the soul, it is something directly from Bergman, as I explained in class, and not something originally from me.

Lastly, as I stated in class again, I don't agree that the last episode of reading an early entry of Agnes' diary is anything hopeful or positive. In fact, I think the opposite. I think when we have seen the entire film and known how Karin and Maria are like and how they have treated Agnes, the horror of their selfishness and ignoble behaviour have negated all the beautiful things seen by Agnes in this earlier state of her illness. She now, though in heaven, has obtained the knowledge of the true selves of her two sisters and their cold bloodedness. And so, everything is a tissue of lies as described by Karin before cutting herself. So, the movie ends in a very grim and hopeless note. That's why I stated righ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talk that this is like a horror movie cos it is like Kurtz murmuring, "The horror, the horror" in Joseph Conrad's novel "The Heart of Darkness" after seeing the ugly side of the human heart.

If you want to see some hope, wait till Saraband where you can see reconciliation and forgiveness.


2013年11月30日

《飢餓遊戲 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 (2013, dir: Francis Lawrence)




其實以電影本身而言,我沒有很多感受或獨特的見解。我見有些影評把電影拉到近日香港電視發牌風波,好似有點扯得太遠。雖然電影及原著都有反建制、反權力的信息,但始終只觸及表面(起碼頭兩集)。在故事裹,我們所知的那個極權政府管治下的世界的背景甚少,認知的來來去去都是那個總統及一班白色的維穩警察,反抗的人民也只交出帶有象徵意義的手勢了事,缺乏可以深入探討的基礎 。所以我反倒想說說題外話:在Cine Times 的觀影經驗。畢竟,UA Time Square 當時結業都曾引起一輪討論; 畢竟,這是我第一次正式在一間配有Dolby Atmos裝備的影院看戲;畢竟,我選這部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 看有超過一半原因是為了試戲院(據我所知,有不少電影愛好者也選了同一部電影檢測近來新開的數間影院,有人更為此看了這套戲5-6 次!)。



先簡單談談這部電影。

這部《飢餓遊戲》是由美國近年暢銷青年小說改編,共三本。原著我只看了第一本,那時主要原因是我看到書封面上寫它將被拍成電影,才吸引我的興趣。不過讀完第一本後,追看性不大便我放棄了第二本。至於電影,第一部《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 (2012, dir: Gary Ross) 我也有入場看,印象最深的是Taylor Swift唱的主題曲,曲風很配合電影中求生的情節。然而第一集做得不好的是,編劇花太多筆墨去描寫一些浮華的事情。要把一本數百頁的小說拍成142分鐘,第一集導演沒錯挑了一些觀眾喜愛看的情節和畫面(例如十二區與都城的強烈對比),但小說中大可加以發展的內容卻沒有出現於電影中,人物的建立除了女主角較全面,其餘的人物相對模糊,導致第一集對我來說只是一部娛樂性還可以的電影,但不算是非常好的一部戲。

電影的第二集轉了導演,Francis Lawrence,接下來第三集的上下兩部都是由他執導。他較出名的作品有I am Legend (2007),我雖有看過,但印象也不太深。來到第二集麻煩的是,故事比第一集複雜,同時內容上又會有相當的重複性,結果因為第一集花了太多時間把故事建基於空洞的故事上,第二集要發展一個舊角色似乎更為困難;第一集很多場面都出現過,所以今集好多場面都不再吸引(例如說貢品有全新的練習場,結果又是一個差不多的場景,女主角又是快快手手把訓練完成,最後發洩於面試上。此段毫無趣味可言)。

還好,Francis Lawrence 算是處理得不錯了,前段一大段文戲感覺上交代回第一集沒有說的東西。雖然有點悶、有點婆媽,但總算理順好劇情,重整故事及人物架構(不知原著是否都一樣,但Liam Hemsworth 的角色好似慘成犧牲品。不過都好,不想看他)。加上我估計原著前半亦不遑多讓,所以我不怪罪導演。去到重點劇情,因為說穿了其實又是Hunger Games 。Woody Harrison 還在戲中跟男女主角說甚麼這次跟上次不一樣了:上次只是小兒科,今次才是難關。但看下去,我覺得上次的對手更有看頭(今次有個對手把自己的牙都磨尖了,結果原來只是大笳一個,牙都未露就被消失了)。當然,對手「弱了」也跟劇情的發展有關,但整體上仍有點欺場之嫌。Hunger Games 今次比上次更似荒島求生而多於人性殺戮,所以遊戲的焦點全放在那個場地如何放出不同古怪的天然災害出來。在困獸鬥的情況下是有點看頭, 但其中有些還是十分無聊。例如,有個陷阱是每到一定時候便會打雷打落某一棵大樹上。這是甚麼陷阱?落雷來來去去都是同一棵大樹,肯定是為了及後故事說得通才硬加插的白癡機關。而故事去到結尾的Twist 都是為了後面舖路,雖然完結得頗為突然,不過起碼就是有這個Twist,使得第三集不用再次玩Hunger Games ,而且令我還有點想看後面會發生甚麼事。





女主角Jennifer Lawrence 在戲中絕對最搶眼。可能與換了導演有關,她對角色Katniss的掌握比上集要好。事實上,她年紀輕輕已成為影后,無人不識,相貌雖不是大美人那一種類型,但還是頗有觀眾緣,加上她的演技仍在進步中,可見她潛力無限。至於現在,我還是較喜歡她戲外那種敢言、率直爽朗的性格。另一位搶眼的演員是飾演 Johanna 的 Jena Malone。她之前最深刻的演出應該還是在 《死亡幻覺》Donnie Darko (2001, dir: Richard Kelly) 裹的女主角高中生Gretchen 吧。那時還非常青春,今天有點走樣,是轉向「實力派」發展吧。





還是說回我的Cine Times 觀影體驗。首先票是積分免費換的,所以感覺一定唔差。有人說戲院層數太高,我又未有受到影響,我通常都會預早一段時間到。Cine Times 的裝修很新,櫈都有新車那陣真皮味。坐得發冷時把手夾在大脾下,結果完場時雙手的沾滿了那陣味。我看的是三院,Cine Times 五個院入面只有三院跟五院配有Dolby Atmos,五院為最大一間。不過,我今次看的三院銀幕亦夠大。這院好像也是用Sony 4K 投影機放映,可是感覺上跟平時觀影差別不大,不知道是否跟電影拷貝質素有關(imdb 說它有做4K Transfer)。戲院的斜度大大改善 (當時很多人都不捨得的UA Times Square 的斜度就相當不足,設計很差),行距亦足夠。整體幾滿意。唯獨美中不足的是,這個戲院的廁所設計不好(UA iSquare 的廁所也是,總有陣奇怪難聞的異味),寧願出商場用洗手間好過。





至於Dolby Atmos,之前在香港一間Sound Mixing Studio 試聽過,不過真正到戲院聽還是第一次。起初還怕自己揀了尾二那行會太後,感受不到音較「飛來飛去」的震撼,不過結果很滿意。我今次是非常用心去留意這個新設置,在片初文戲較多時,Dolby Atmos 與平時聽開的 7.1 並沒有很多差別,但是一到了中後段主角走入森林後,Dolby Atmos 的作用便完完全全發揮出來。一開始的風聲、樹葉聲,遠近有序。到開始遊戲時的遊戲音較聲、人聲、跟水聲(遊戲開始於一個人工湖的中央)亦有層次。到晚上遠有打雷聲、野生動物聲、空氣聲等等製造出那個立體聲的確令你有如置身場內一樣,對這種類型的電影有莫大的幫助。可惜是旁邊有名操流利英語的香港女子,和她的男朋友不停說話,不停 「omg」、「oh shit!」、「oh I knew it!」、「So Funny!!」,etc般大叫,令本身已有很多喇叭的三院再加多隻小喇叭。




裝有Dolby Atmos 的戲院在香港還有兩間,分別為The Grand Cinema 及新海運戲院。據聞海運的戲院更大、銀幕及音效更好,下次有機會一定要試。另外,有說此片觀看 imax 亦有其精彩之處,但我沒看不便評論。


總括,這套續集電影比上集嘗試更深入探討故事人物,但始終根本原著都不算是一部上乘的作品,電影縱使比第一集好(而第一集中規中矩),《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對我來說都只是一部好看的pop corn movie,一部可能有少少反思空間的pop corn movie,僅是如此。

2013年11月18日

東歐電影風雲 (2013年秋香港電影節目辦事處節目)



今年電影節目辦事處舉辦的東歐電影風雲節目,因為金錢及時間所限,雖然十套電影我都未曾看過,但我只能挑選兩套來觀看,分別為《消防員舞會》The Firemen's Ball (1967, dir: Miloš Forman) 和《女接線員之死》Love Affair, or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Switchboard Operator ( 1967, dir: Dusan Makavejev) 。《消》為捷克電影,而《女》則是前南斯拉夫的電影。雖然兩套電影的題材、處理手法等等都不同,但在背景上兩套都有不少同通點,例如,兩套電影都是在一起1967年上映的、兩套都是頗短的電影,大概只有七十多分鐘,也是兩位導演的早期作品。而且,兩套都是我喜歡的電影。

因為自己對東歐電影發展、東歐戰前戰後歷史全不認識,我還以為那是個地域會因為當時蘇共的控制底下,會是個封閉的社會,想不到會從我看的這兩套電影,會看到不同大膽的主題,例如對階級、官僚的諷刺(《消》)、對性的描寫(《女》)等等。






《消防員舞會》The Firemen's Ball (1967, dir: Miloš Forman) (就是後來拍《飛越瘋人院》的那位導演),看節目長刊時,有這樣的描述:

「[...]官員之間關係複雜,更牽涉男女私情。舞會當日,眾人陶醉於舞步、歌曲和食物之餘,壓抑多時的人性亦盡情流露,場面一發不可收拾。」

那時我還以為那會是一套像《遊戲規則》The Rules of the Game (1939, dir: Jean Renoir),關於各個階層之間的關係,貴族(在此即為官僚)的譏諷的電影,不過看罷我認為諷刺的意味當然有,但它最吸引我的是那些老消防員作為一班中年到上年紀的消防處高層人士去舉辦一個可能是以年輕人為主(舞會內老中青都有)的聖誕舞會而鬧出的笑話。最深刻的當然是有段戲,在聖誕舞會內他們有傳統每年都要從參加者中選一名年輕女士作為「聖誕舞會小姐」,而今年的更有特別任務:將要負責頒獎給一位已退休、患有腦退化症的前處長。由現場選拔、遴選過程、到選出要準備頒獎都笑料百出。然而,笑料背後電影亦有不同的空間作反思,例如被火燒光了整間屋的老伯伯(這部分真的很黑色幽默,在消防員聖誕舞會旁竟發生大火,而消防員們有點束手無措。) 燒完後翌日,影住被搬出來的傢私雜物,在白茫茫的雪地上,老人家照睡在床上,晚上的人群參加完舞會都四散了,就是那個畫面,實在萬分感慨。








《女接線員之死》Love Affair, or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Switchboard Operator ( 1967, dir: Dusan Makavejev) 印象中這是我第一套看的Yugoslavia電影,更莫講說是一套60年代東歐電影。整體來說我幾喜歡,其中有場女主角晚上在工作與她同事的戲很好看!她最後望向鏡頭那個shot 就是summer with monika 的一個變奏。(其實全片女主角Eva Ras 及其他角色都多次望向鏡頭。)唯獨電影有些地方交代不夠細緻,否則電影會更得我心。另外,我只看過很少高達的電影,對其電影了解皮毛,不過不知為何,我感到這電影多少有點受高達的影響。(影友女娜說《女》片紀實揉和劇情的拍法,頗受高達影響),看長刊也有說:

「導演效法高達,用上散文、詩、間離劇場、超現實、荒誕、情色、搞笑等諸種方式,作出如真似幻的諷喻。」

我想大概就是這原因吧。看紀實的那些部分感覺很獨特,即使我知道那些部分是紀實,但又跟劇情有微妙的關係,甚至有一刻那些訪問令我有點迷惑它是否在劇情之內...加上演員們又常常望向觀眾,令我confuse 他們何時在故事內,何時走出的電影的框框,何時看到我們觀眾在窺探他們的故事,etc。現實與故事,真真假假的迷離這種觀影體驗實在有趣。








總括,這趟歐洲電影風雲我只選了兩套,都令我大開眼界,有時間的話一定會再找這個時期這個地域的電影來看!



2013年11月6日

Baby Face (1933, dir: Alfred E. Green)




劇透注意,包括結局*


Baby Face,Barbara Stanwyck 主演,1933 年的一套荷里活pre-code 時期電影。此片找不到中文譯名 (直譯娃娃臉又有點奇怪),可能當年或打後都沒有在香港上映過。而電影導演Alfred E. Green 應該不算名氣很大。網上查看,雖然他於星光大道有粒「星星」,但是看他執導的作品又沒有哪部是特別有名,包括這一套。然而,這套電影卻站立於美國電影一個頗重要的轉變上,現在看起來還是挺有趣的。

說的轉變是Hays Code,是一個審查關於暴力、性、犯罪、敏感政治議題等等電影題材的制度,在20 年代已經有,但是嚴格執行的話要去到1934年年中才開始。不少電影都要因為這個 Censorship 而需更改題材或刪減部分敏感性節,而亦有導演嘗試挑戰制度的低線,最出名的應該是希治閣的Notorious (1946),因Hays Code 內有條文是不允許接吻鏡頭多於三秒,所以希翁便想到叫Cary Grant 及Ingrid Bergman 邊接吻邊談話,最後便拍出那段纏綿又誘人的兩分半鐘接吻戲。



Baby Face 因為於1933 年上映,Hays Code 並未有對電影有太多影響,很多情節都得以保留。而這套電影亦被說是 Pre-Code Sex Film 的一個代表。這部電影要是放在Hays Code時期審查的話,肯定完全不能通過。故事講述女主角Lily (Barbara Stanwyck 飾)生於一個不快樂的家庭當中。母親早已「跟佬走」,父親經營酒吧,導致Lily 終日都被留連於三教九流人士之中,被不同的男人或明或暗地欺負。一日,父親因意外過身,遺下Lily 及黑人女僕。在一個前輩指點下,Lily 得悉自己的姿色乃一大本錢,她帶住女僕走到紐約,利用美色不僅成功替自己找到一份銀行工作,還利用一個個成為她裙下之臣的同事上司使她上位。她不只使兩個銀行高層爭風呷醋繼而發生命案,最後連銀行老闆也被她馴服,可謂所有男人都被她玩弄於股掌之中。









電影於今日看起來絕對說不上色情,明示的性場面幾乎沒有,就算是接吻鏡頭其實也廖廖可數。女主角勾搭男性的場面大部分都在於一兩句對話之間,跟住一個關門的shot,下一場女主角便升職了。(升職的shot 卻頗特別。因為銀行各部門都是同一幢大厦,大厦窗外寫著各部門名稱。Lily 每次升職導演便以一個鏡頭由影住部門A的窗升往樓上部門B的窗以作指示)。不過於劇本故事而言,我認為電影仍然屬於非當大膽。由Lily 到了紐約,看了一幢很高的銀行大廈(象徵有權力的男性)便以一種散女性魅力的支態向看更打探哪裹可以找工作,那看更立時被她迷倒。到進入求職的辦公室,即使那職員是一個帶有傻氣的胖子她也不放過。當胖子告訴Lily 上司不在要等一會時,Lily 便回他一句「我想在房裹等」,二話不說便走入房間,那個潛台詞、內容很「出」並且Seductive。

上班後繼續引誘一個個能幫她上位的男性,不論是有未婚妻、正氣凜然的年青上司、有家室有女兒(亦即那未婚妻)的上年紀銀行高層、還是像是玩世不恭卻公私分明的老闆於電影中都有暗示和Lily 有性關係的場面。有場是放工後她跟男上司說女廁無人,男上司便跟著她走進女廁,下一場已是男上司的上司要找他,卻發現這個男人從女廁中出來,而望入去,女主角上在鏡前塗唇膏。而另一場是當另一個男上司被Lily 迷倒,問了她拿地址。他搭電梯上去Lily 的住宅,走的時候已經天亮。這些不同的性場面隱喻雖然在Hays Code 時也會出現,但多次出現於同一套電影,而且性關係不是基於愛情(至少不是雙方都有愛),而是因為靠性而換取一些物質上的東西,我相信是在Hays Code 時期很難出現的。再者,這些隱喻的情節帶給觀眾的聯想是強大的,所以時至今日,我仍然覺得這個電影劇本實在很大膽。






不過即使Baby Face 是拍於1933 年,這部電影都有被審查過而要刪剪一些內容,結局亦作了修改。電影本身是71分鐘,而二千年代英國找了一個約76 分鐘的版本並進行修復,亦即為我看的版本。網上資料說,原裝71分鐘的版本連一些性暗示的情節也被刪剪,而結局就不論71或76分鐘的版本都一樣,都是經過審查後要求的較「正面」的版本。原本結局應是男主角因財困要求女主角幫忙,女主角不肯放棄自己得來的金錢財富而決定離開男主角,最後卻發現自己捨不得男主角,回家時卻發現男主角已自殺身亡。然而,加插的結局卻是之後女主角叫了救護車,車上救護員處理過傷口之後(男主角自殺竟然是射自己的肚)說應該沒大礙,可以放心。此時女主角的手袋打開了,她的珠寶跟現金都跌到地上,但當然她並沒有理會,只是輕輕說了一句:It doesn't matter now,然後情深地望著男主角。(那可是Half A Million 美金啊!)哈哈,哪個結局較好自行判斷吧!



最後說回電影本身,其實電影不算得上一部很上乘的作品,很多場口的處理上其實都頗平庸,既沒有精彩的場面調度,鏡頭運用亦是當年荷里活(已至今天)常用的技倆。而劇本上更是頗薄弱。女主角單靠一個前輩看的一本哲學書,告訴她女人「應好好利用自己的本錢」便好像改變了她一生,我認為有點造作。上位過程中頗好看,但整體而言又談不上佳品,可能電影篇幅太短,只有七十多分鐘,來去怱怱,最後只用了一個鏡頭顯示Lily 的改變,說服力不太足夠。不過,電影最精彩的還是Barbara Stanwyck。她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顯得自信、同時又性感撩人。她打救了本片,也大大增強了電影的說服力。1933 年Film Noir 風格尚未形成,Femme Fatale 相信亦未有一個明確概念,但從這部戲,我看到Barbara Stanwyck 做一個Femme Fatale 的潛質,又或是做一個Screwball Comedy 式,帶有小聰明的女生的潛質。前文The Lady Eve 好像也說過,現在我也不懂再加添甚麼形容這個一級的好演員了。總之,內外兼備的她,看她演戲是一個享受!









2013年10月17日

《鞋邊蝶》The Lady Eve (1941, dir: Preston Sturges)


當一對以卡牌行騙為生的父女,爸爸狡猾、女兒美艷,在一艘由南美回紐約的船上,瞄上了剛在阿瑪遜森林遊歷一年要回家的單純富二代生物學家,會發生甚麼事?相信未有看過電影的都基本可以想像得出接下來的發展。The Lady Eve 由Preston Sturges 執導,Henry Fonda 及 Barbara Stanwyck 主演,把這個看似不太特別的故事,拍得非常精彩、不落俗套,不只替Screwball Comedy 作一次教科書式的示範,電影本身也絕對是荷里活的一套浪漫經典。

Screwball Comedy (中文好像譯作「神經喜劇」)為三四十年代荷里活非常流行的一類喜劇片種,如果要比較,我認為它某程度上跟二次世界大戰後意大利寫實主義是一個相反(而我兩者都喜歡)。不少評論認為第一套Screwball Comedy 為Frank Capra 的 《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3), 而Frank Capra 亦是名很擅長拍此類片種的導演。這種喜劇的興起大概跟美國當時環境有關, 美國那是正經歷大衰退後在逐步復甦,在社會氣氛仍不太好下,市民都比較願意到戲院觀看喜劇經鬆一番。其次,三十年代在美國越來越多戲院,而且當中不乏又新又大的戲院,戲票價錢相宜,自不然成了當時受市民觀迎的娛樂。此外,Screwball Comedy 的很多特點也是令其成功的原因。這些電影很多都以兩種不同的Social Class 相遇及他們的所經歷的故事作藍本,而引起不少笑話,當中看似較高等(例如有錢人、貴族後代,etc) 的人往往比起較次等的一角為蠢(準確點說,是缺乏民間智慧)相信令一般百姓很受落。而且電影內容很多時都偏離了美國社會的現實情況,就算是所謂窮的一方,也窮得很快樂。從現實相片可現,當年美國街頭有不少露宿者,百姓都會輪候拿免費麵包,然而在Screwball Comedy 當中,這些場面是很少見得到的。我想大概當年的觀眾難免會以逃避現實的心態入場,調劑日常生活帶來的壓力,所以其實在現今香港這個怨氣滿佈的社會,或許大家也應多看一點Screwball Comedy!




說回電影, The Lady Eve 是由 Preston Sturges 跟據一個浪漫故事改編的。Sturges 寫這個故事厲害的地方在被局限了的場景內(上半段都是在遊輪上(應是廠景),下半段很大部分都在男主角的大宅中)把本來毫無關連的角色(卡牌騙子與蛇專家)都串連於一起,並把各個角色都寫得很出色。就以男主角,Henry Fonda 所飾演的 Charles Pike 為例。由第一場在阿瑪遜森林交代了他的背景,到他於船上餐廰看書,看到一班食客被「電暈」,觀眾便知道他就是一個萬人迷,到男女主角第一次相會,Sturges 便由Charles 的背景/外在描寫轉到內心/性格處著墨,觀眾才知道原來他很「純真」,並不如外觀,或看書一刻那麼迷人,甚至乎有點小朋友,對一個兩性關係上,這種男人應屬不甚討好的那一種吧。可是,觀眾很快就知道 Charles 這個戇直男遇上的,是由Barbara Stanwyck 飾演的女主角 Jean Harrington,正好是那單純性格,最合適被女主角騙財、同時亦令女主角這「老江湖」為之心動。

*特別要注意那場Barbara Stanwyck 在坐梳化,Henry Fonda在旁的調情戲, 影評人Roger Ebert 形容為 “the single scene in all of romantic comedy that was sexiest and funniest at the same time”。




當然,前半段的浪漫過後,仍不及後段那個「復仇又不是復仇」的再遇精彩。隨著遊輪差不多回到紐約,Charles 亦終歸發現他心愛的Jean 是個騙子。他恨心分手後打算回家接管家族生意,Jean 卻心深不忿要嚷著報仇,而是決定「化身」某貴族後代Eve再一個家族派對上重新結識Charles。本來是不可行、不合常理(現實中哪會成功?而且Jean 是在沒有「變臉」的情況下去找Charles)的情節,在Charles 跟其保鏢Muggsy(家中唯一見過Jean 的二人) 的演譯下:Charles 的驚訝到不願不相信到再到迷戀、Muggsy 重一而「終」(看過的就明白)的質疑,觀眾也在途中被說服。很簡單,就在長桌晚饍中,男主角在長桌的左方遠望Eve, 那種深情興猶疑之間的困感,到Eve 回望並揮手,充滿自信的表現,不單男主角,我們一一都被征服。



在此,不得不讚Barbara Stanwyck 的出色演出。此前只看過Double Indemnity,她飾演femme fatale Phyllis Dietrichson 同是無懈可擊,Double Indemnity 是我的Top 10心水電影她有很大功勞,在Double Indemnity 當中,看到她的美艷之餘、更看到她的心狠手辣、看到她如何把男仔玩弄於股掌之間,是男人既愛又怕的類型。但是,想不到她也有喜劇細胞,而且是很合觀眾眼緣的那一種!其實這也正常不過,Barbara Stanwyck 成名於三十年代,亦即是Screwball Comedy 的年代,在這段時期當紅的演員自不然精於演喜劇,只是我先入為主才會如斯驚訝。她於此片故然也是十分美麗,很容易令Charles 上釣,而例如在遊輪上阻止她爸爸騙Charles 錢一幕戲中,顯出她的機智;在Charles 家她散發的自信,吸引到全場嘉賓;與Charles 的關係上敢愛敢恨又是很取悅觀眾。再配合多款為她度身而設的衣裳,每一樣設定、每一刻計算都很準確、完美!




p.s. 1 Criterion Collection 有一專題展現Barbara Stanwyck 的戲服,有興趣可看看,相中很多相片都很美。
http://www.criterion.com/current/posts/2828-dressing-the-lady-eve


p.s 2 此片於1946 年在港上映,中譯名為《鞋邊蝶》,有點奇怪的譯名...






2013年10月11日

《行屍》The Walking Dead (TV Series 2010 - , created by Frank Darabont)


*含少量劇透。


改遍自近年喪屍漫畫的美國電影劇集The Walking Dead快將推出第四季了,我都相當期待。我不是喪屍迷,實際上也沒有看過多少套喪屍電影,印象中除了兩三年前的Zombieland 之外都沒有機會看過其他。在沒有甚麼的比較下,The Walking Dead 給我的感覺是很新鮮,特別在電視機上,實在很少電視劇集會拿喪屍來作題材。尤記得第一季的那六集,主角們身在那個Chaos 的世界,差不多每集都遇到大大少少的喪屍危機,人類與喪屍之間那種Prey & Predictor 的關係很令我著迷。大家都知道,人類自有了文明之後,永遠都是食物鏈的最上一層,唯有喪屍,才可撤撤底底地摧毀人類文明,摧毀這條食物鏈(就算以其他怪物,甚麼吸血殭屍、大怪獸,也難以跟喪屍一般,可以以人類為「繁殖」的種,擴散自己的「族群」來摧毀人類文明)。



不過,到了近二季,特別是第三季,我或多或少是有點失望。由第二季在農場,到第三季在監獄及由The Governor 領導的小鎮Woodbury, 故事上人性及人事鬥爭的著墨加重了很多,這並無不妥,畢竟人聚集了就會有政治及鬥爭,更何況這個無政府世界。其人性顯現、一個個角色上的性格改變導致的種種後過也很好看。當然,一如不少美劇,故事中總有一兩個所謂「煩膠」角色,而且大多是女角(如Breaking Bad 的Marie 甚至 Skyler, 及Walking Dead 裹的Andrea等等),是在劇中不甚討好的角色,不論其性格怎麼轉變都不會被觀眾接受, 但整體而言The Walking Dead 編劇們(其實漫畫也是)把重點放在「人」上是無可厚非,亦算處理得精彩。可是,矛盾的是,「喪屍」在故事的重要性好像完全給比下了。故事以人人死後都為喪屍、喪屍侵佔城市、侵佔世界為開端,由第一季每集出現的喪屍都是主角們的心複大患,到現在喪屍竟變了故事上的「大笳」,我倒覺得有點不爽。


我並不是無故替「喪屍們」講說話,就如上面所言,我從來都不是喪屍迷,亦不特別好B級電影那種變態血腥,我不想到了第三季第四季仍是每集都有一個二個人類角色被咬甩手咬甩頭。我所不太喜歡的轉變,是由第一季,即使面對的只有一隻喪屍,整班人都會成惶成恐, 怕的不只是那一頭喪屍,而同時是他們知道出現了第一隻,便會有第二第三第十隻, 那種對喪屍「與生俱來」的恐懼深深印在觀眾(起碼是我)心裹。然而,到了第三季,在人類變得越來越可怕的同時,喪屍已經不是甚麼來了。重申,我也相信人類永遠都是人類最大的Threat,不論喪屍(或是其他怪物、病毒)有怎麼可怕,都不及人類恐怖。之但是,去到今日的喪屍,已經變了像蟑螂一樣,只是噁心而不可怕,總有點替它們不值。


你會見到第三季,即使不時仍有人死於喪屍之下,但導演卻沒有拍出人類對於喪屍恐懼的心理,便像的是你殺了我一個人我殺回你全家喪屍,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人類跟喪屍慢慢地變成了一種對立關係, 甚至乎,現在人類跟喪屍之間的關係已經淪為一個更次要的環節。看著第三季監獄中的人不時隨便拿一枝長棍一把長刀便直插圍欄外的喪屍頭,就像我們用拖鞋把蟑螂一樣輕鬆。我明白理論上,經過一段適應、人類漸漸掌握回些許文明(不論生活上或武力上)、角色性格都因應故事而慢慢變得冷酷之時,對喪屍的觀感會有不同。但這也調整了觀眾的心理,我認為,人類對喪屍恐懼的意識,就算不是劇的中心思想,仍是非當重要的一環,絕不能因為「發現」人類比喪屍還恐怖而把喪屍變為一堆蟑螂。記得第一季時,主角一個人走入Altanta City, 發現街上只有喪屍而沒有人,他跑進了一輛廢棄的坦克裹,只有等死。那種令主角、令觀眾感受到死亡的氣氛是現在第三季兩幫人的鬥爭中不復見的。




漫畫我只看了Book One 及Book Two,對往後故事的發展我都不太清楚,不過既然第三季完結之時監獄及Woodbury 的鬥爭也算是告一段落(雖然The Governor 仍在生),我希望第四季除了人類之間的爭鬥為主線之外,也期望故事裹可以重新加多點對人類及喪屍之間的描寫吧,畢竟,這是一套喪屍劇嘛!


2013年10月6日

《引力邊緣》Gravity (2013, dir: Alfonso Cuarón)




*含少量劇透。


墨西哥導演 Alfonso Cuarón自2006年Children of Men 後都有好幾年沒有新片,《引力邊緣》本身是在大約2010/11年公映的,但因換角、預算、技術問題等等原因,到了今年年中才參展威尼斯影展,10才全球公映。雖然久仰導演大名,但其實除了Harry Potter 第三集之外,我未有看過他其他作品,直至上個星期才有空看看那套Children of Men,我不特別欣賞,不過是值得一看的。




這套Gravity,本身一對男女主角並不是George Clooney 及Sandra Bullock,而是Iron Man Robert Downey Jr. 與 Angelina Jolie,兩人都拒絕後曾轉變過數個人選才變成現在的這一對。還好這一對組合帶來的演出頗精彩,特別是Sandra Bullock。電影一開始二人經已在太空,直頭是在太空船外,穿上太空衣進行望遠鏡維修任務。突然,俄羅斯其中一顆衞星被擊落而產生大量碎片,引發連鎖效應,把整個國際太空站跟飛船都完全破壞。了無邊際的太空中,遺下了資深太空人Matt及第一次上太空的Ryan。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返回地球...



「2013 最好看電影」、「電影史上的新一頁」、「劃時代的科幻電影」等等我覺得都有點誇張,不過整體而言電影很不錯。一組組長鏡頭顯出導演的功力實在很厲害(或是賣弄?不過賣弄得好就無所謂啦)。上部Children of Men 已經有兩段出名的長鏡頭,這次在太空中無重狀態三維空間下360度環迴的鏡頭運動及有些場面調度的難度更高。長鏡頭下雖不是每每都完美,但整段仍是言之有物,技術高明。雖然現今科技沒有甚麼畫面是拍不到的,但Cuaron 能夠想像到並把它實現亦是一番功夫。長鏡頭應該以電影開場一段十多分鐘的最難拍,最考功力,由一開始一個遠景在太空上見到地球和像一粒豆的太空船,到外太空望遠鏡全景,到二人工作2 shot,和Houston 及第三位太空人一些交談,Matt 在望遠鏡上下前後走來走去而Ryan 始終如一全神貫注在她崗位上工作,然後遇到意外,鏡頭跟住Ryan 旋轉,Ryan 脫離那個災離場地,而進入一個更深更可怕的深淵,那個一剎那間的混亂很成功地透過這條長鏡傳到觀眾身上。




當然不只只長鏡頭,我看的是IMAX 3D,這套電影是自香港有IMAX戲院以來,我覺得最值得買貴飛的一套 (Life of Pi 及Hugo 我都沒有看IMAX,否則一定不只Gravity)。有好多幕太空船外船內的畫面都拍很美也震撼。 IMAX巨幕下,太空中本來無一物,卻因破爛的太空站弄出一件件大大小小的東西,全都很立體地呈現。其中有段關於一大堆碎片飛過太空站,讓我想起Life of Pi 很多飛魚飛過Pi 的求生艇那一場戲,各有各精彩。至於進入船艙內,雖無那壯麗的地球作背景,佢其好幾幕畫面亦處理得很好,在鏡頭下,無重、密室、氧氣不足、無Friction、無線電等等幾樣太空中很重要元素都被導演使用影像好好地拍下來。這些場景構圖都給電影多添壓迫感,是不得不讚導演的地方。反而對於電影裹間中出現Ryan 的第一身視點,並不是我杯茶,每當見到那些鏡頭就感覺奇怪,好像本身見到女主角的緊張情緒,到突然變成了觀眾自己,而女主角的情感忽然不在了。


至於故事,我認為是可以的,當然它不是《2001太空漫遊》(這才是真正的劃時代!),但把一個太空災難寫得紮實已經很難得!再者,導演(同時是編劇,另一編劇是他兒子)並沒有把故事拍得拖泥帶水,90分鐘內容緊湊。故事是有一點單調的,但是我覺得亦無不可。唯獨Sandra Bullock 的角色描寫我認為不算太好看,有些地方不足,而亦有另外一些描述頗多餘(儘管向來都不太喜歡Sandra Bullock,因為我覺得她總是有副很惡的相貌,但是不得不說她這次演出非常出色,即使我未看過她拿影后的The Blind Side,我絕對相信這次是她表演得最好最用心的電影)。故事的生命寓意亦略為淺白(不過我很欣賞把那條救生索比喻為臍帶!)。同時,故事上為了增加戲劇效果,有某些情節導演都不得不寫得有點虛假,有點不可能。在他設法把電影拍得寫實時,那些脫離現實的情節(太空漫步/噴射到另一個太空站,實在不可能吧?!)某程度上會令電影扣分。



但不緊要了,今時今日科幻片太空片泛濫,這套Gravity 已經勝過不少近年的同類電影,值得入場觀看。



附:Gravity 導演  Alfonso Cuarón 的訪問



















==========================



Gravity 觀影一星期後,再回想電影,有一點導演實在處理得不太好,就是太空場境在畫面上跟故事劇情上的空間感反差很大。很明顯,導演用意以電影構圖以展現宇宙太空何等灝瀚,此無疑增加了主角救生難度,從而製造Suspense。然而,故事劇情不時卻反其道而行,把太空的空間感收窄。即使故事只是發生於太空站與太空站之間,當中的距離也被寫得過份短。我看的時候心裹也有個矛盾,就是明明太空很大很大,為何女主角的歷險空間很少,感覺比漂流在大海的空間細,甚至她的旅程好像只是由油麻地走到尖沙咀一樣,是不是有點浪費太空這個設定?


嗯,話雖如此,我依然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值得入場看imax 3d。

2013年8月28日

《三間半夜》After Hours (1985, dir: Martin Scorsese)




馬田史高西斯電影學院成立以來,一直都舉著免費電影放映,可惜今年因事,經常都未能參與其中。終於現在輪到我放「暑假」,可以再次參加這個放映活動。這個「學會」所放映的電影其實是基於早兩年Scorsese 提出的一張「85部不可不看的電影」清單, 不過今次有些不同,這次在放映的是一部參考電影,亦是Scorsese 在80年代的作品, After Hours。



Martin Scorsese這套《三間半夜》,令我聯想到很多不同導演所拍的電影。電影那種黑色怪誔,本身就很Tim Burton (聽聞本身Tim Burton 也曾接觸過這個project);男主角怎樣很回不到家,和Bunuel 套 《The Exterminating Angel》 當中,眾人離不開大屋有異曲同工之妙;男主角在數個主角中來來去去,令我想起後來Guy Richie 的《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及《Snatch.》;男主角黑夜中要找回他的鎖匙,我竟想起《PTU》!再繼續聯想,甚至可想到David Lynch 的《Lost Highway》、Robert Altman 《The Player》 ,以及今日主持人說到的Hitchcock 作品... 但怎麼想,如果不看Credit,實在想不到這套怪異之作竟出自Scorsese 之手。雖然我並不是看不很多Scorsese 的電影,但我絕對想不到Scorsese 連拍這種黑色荒誕的電影原來也有一手。


簡單說一下電影內容, 男主角本是個平平無奇的上班族,一晚在餐廳看書時被一女生搭訕,拿了她電話,三間半夜上到她的寓所,見到她那性感非常的室友藝術家及其怪異雕刻。之後等到這個女生回家,覺得她吸引之餘,好像亦隱瞞著男主角不少東西。男主角及後憤怒想回家,到了地鐵站才知道自己帶不夠錢。 走到一家酒吧,又遇到一個有心借錢給他的酒吧老闆,及對男主角有傾慕之意的女侍應, 酒店老闆想托男主角到他家拿鎖匙,卻又被以為是小偷。輾轉又走到一開始女生的寓所,卻發現那女生已自殺身亡。回到酒吧,酒吧又關上門,走上街頭,又被不同的女角迷上,但又被一群群眾追殺, 終於見到酒吧東主,卻發現原來他就是剛自殺的女生的男朋友...只是想回家的男主角,被一連串的事件玩弄了一整晚,最後的結局也有點「反高潮」之味!



乍看劇情,已覺其誇張, 怎料到Scorsese 用了大量不同及複雜的鏡頭於電影中。若果就本身看該電影,它的鏡頭運用是繁多得令我覺得導演有賣弄之嫌, 但是配合上這套電影的荒誔情節,加上同樣多變的燈光,誇張的場景(女主角的超大寓所、還有最過癮的那間夜總會,男主角兩次去,兩次是完全不同感覺的!)、道具(那雕刻不用說,還有Mouse Trap、其中一個女角的畫、各款電話、那個紙鎮、雪糕車, etc)、及服飾(男主角普通上班族,女主角比較Casuel 而略帶性感,她的室友卻只穿胸圍!之後更有一個SM Look!其後酒吧又有一對穿那種黑色SM Look 的Gay Couple、後來男主角所遇到的女角好像都是以黃色Tone 的)卻又是襯到一絕!電影一開始在office的推軌鏡頭見男主角、close up男主角的書>拉遠到一個full shot 見男主角在看書>繼續拉到一個全境見女主角看著男主角看書、瘋狂的士那段快鏡, 只是一開始,男主角還未到女主角家,Scorsese 已經玩這個作業玩得出神入化。特別是這部電影本身只是小制作, 故事十居其九都發生於New York SoHo區內,普通一個夜深,竟憑這導演的心思拍出一部色彩豐富之作,實在太不簡單。




還有一點想說, 這部電影跟The Exterminating Angel 的確有個相似的故事背景,但我認為The Exterminating Angel 是部超現實的電影而這部《三間半夜》不是,其中一大原因是《Angel》裹賓客們離不開那個客廳,是沒有一很Scientific 的理由。而《三間半夜》裹,差不多每件事都有一個背後的原因/解釋,使得故事上雖荒謬,但在某個層面上,仍是真真實實的(以我記憶,唯一沒有解釋得清楚的是有關女主角燒傷及那盪火膏的事)。最後,我相信這電影因充滿符號(印象最深當然是那條鯊魚!),其實要拆解一定能演出好些有趣的事,不過我也不在這裹多說,讓觀眾聯想到甚麼便甚麼吧!

2013年7月22日

《Eason's Life 香港演唱會》Johnnie Walker Eason's Life Concert




記得回到小學五年班時,王紹紳在班上帶起了Yes Card 潮流,大家都跟著他去沙田Yes Station 抽Yes Card, 而又不知為何,我們每人都要選定一個偶像。王紹紳搶先挑了當時以《活著VIVA》一曲紅遍mk,仍是壞孩子形象的謝霆鋒。他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認為自己與霆鋒是同一類人,一樣有型、一樣靚仔...(結果,王紹紳最像霆鋒的就是他彈得一手厲害結他,不得了!如有看過當年4W音樂會,他在台上的一段表演,便明白我說的是甚麼。)而我,就選了陳奕迅。我在Yes Station 還換得到他的Yes Card(一張),買了兩枚印有他相貌的Yes 襟章,掛在當年最潮的斜孭袋上。當然,我的MD機那時正播著K歌之王!眨眼間,就十多年了,中間錯過了數次陳奕迅的演唱會,直至今年的Eason's Life, 因聽到Eason 受訪中說今次後,短期內都唔會開大型音樂會,我才把心一橫,買了今次演唱會門票,和Vivienne一起看。


雖然我都有看過陳奕迅的Live,但真正個人演唱會還是頭一次,感覺特別不同。一直心裹有個List,是這輩子一定要看一遍的Show,其中一個就是陳奕迅的演唱會(其他的有例如 Adele Live Concert、Train Live Concert、Premier League at Old Trafford 、England at Wembley, etc :D )。這個亦是我第一個看的演唱會,裹面差不多所有歌我都懂,哈哈。近年都看過數個好聽的、具娛樂性的演唱會,如Mika 出道時來港的音樂會、上年情人節黃偉文作品展、Jason Mraz 來港的音樂會等等,但都不及今晚(21/7)的來得親切、熟悉。真的,在這一代,是陳奕迅的歌伴著我們長大,誰敢說沒有聽過他任何一首歌,哼不出「夕陽無限好」後的三下「wu, wu, wu」、在機場心裹不會唱著「唔~天氣不似預期,但要走、總要飛」?無論是不是他的歌迷,有沒有聽現今的廣東歌,我相信大家總會被他的聲音感染過...就像今晚,我之前在網上忍不住看了早幾場的Rundown, 知道他大約第三第四首便是《歲月如歌》,亦一早估計到今天唱這首歌現場會有怎樣的反應,但要intro 的琴聲傳到耳朵、觀眾開始起哄的時候,我還是完完全全被現場的場面感動,他開口唱第一句「愛上了 看見你 如何不懂謙卑 去講心中理想 不會俗氣」,我一隻眼睛相信也紅了。



事前擔心他是否生了病、聲音狀態是「全盛時期」(註:有說是Get A Life, 有說是Third Encounter)的幾多成,在演唱會開始之後我也沒再理會(他今晚是有態的、不過應該未病完,無Encore)。我有種感覺:看別的演唱會,你是欣賞Performer 的演出,你在聽那歌手、音樂家唱出他的歌。而Eason's Life,在我角度它更像一個分享會,一個回顧自己成長的晚會。陳奕迅唱出的歌不只是屬於陳奕迅的,陳奕迅的歌還是屬於大家的。基本上,在場的歌迷分分鐘跟陳奕迅一樣熟悉每首歌的歌詞,每首歌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故事。今晚,更多的時候,聽到一首歌想起的未必是一個直接有關的故事,例如,聽到《U87》的歌總會想到在 De Anza College 踏單車回家的畫面,因為那時剛剛下載了那隻碟 ( :P),每天都在Loop 裹面的歌。又或是聽《人來人往》,就會想起那年1 月1 號在家中看電台頒獎典禮...etc。除了電影之外,就只有陳奕迅的歌在我身上能發揮這種力量!


完場後,我跟Vivienne 說如果有最後一場的門票就好了。其實說真的,只是今晚,我已經很滿足,這個演唱會我看得很投入、很感動。我亦認為陳奕迅,這個我認識多年的「偶像」、「朋友」也全心全意地帶我們觀眾享受了一整晚。本身因被Thesis 困擾著的我,彷彿充了一下電,又可以再作戰了!

2013年7月4日

1st of July- Protest 2013 2013年71遊行




1st of July is a big day for Hong Kong people, not because of the public holiday, nor  the HKSAR Establishment Day. It is a big day because Hong Kong people go to the streets and fight for their future. 430,000 people (sources from organizer) went to protest, starting at 2:30p.m. in Victoria Park, to Central at 9:00p.m. to express their anger on the Hong Kong and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ir eagerness for democracy. Fight From Fear! Live in Truth!

P.S. I didn't think of making a short video at first, and my phone didn't have enough space for me to record much stuff. All footages are shot in iPhone 4S.


2013年6月30日

《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 (2013, dir: Zack Snyder)








繼Sony 及 Marvel 係短短數年內Re-boot 了Spider-Man 及 Hulk 後,DC 都不甘後人,又一次reboot 了2006年(Superman Returns)才上映的超人系列。原因之一是Superman Returns 其實拍得不濟,不論口碑票房都很差。簡單比較一下,根據imdb,Superman Returns 評分為6.2, 而重新帶起超級英雄熱潮的Spider-Man (2002) 評分為7.3。而票房方面更為明顯。Superman Returns 美國票房有約2億美元,而Spider-Man 有4億美元。作為DC Comics 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英雄人物,這個數字是不能接受的。雖然我個人認為Returns 中飾演超人的Brandon Routh 較新版的更似超人,但仍只能被淘汰。第二,DC Comics 見Marvel 把各個旗下的英雄人物相繼拍成電影,再組成The Avengers這條公式十分成功,都興致勃勃想把其Justice League 搬上大銀幕。於是,眼見自己的蝙蝠俠終於票房口碑俱佳,公司決定以蝙蝠俠的組合 Christopher Nolan 及 David S. Goyer 度故事,新一代「所謂」Visionary Director Zack Snyder 執導新版超人。英文片名源用Dark Knight 特色,沒把主角Superman 名字放上去,只叫 Man of Steel。那麼,究竟這套鋼鐵英雄又拍得如何呢?

電影故事性不足,這是我頗為意外的。畢竟Nolan 的專長是製造看似複雜及繁多的故事,例如The Dark Knight,當小丑及蝙蝠俠大戰前夕,加插了兩艘渡輪有炸彈一幕戲,看似相關,但想深一點,只是為做而做的戲。要不是本身這段戲張力十足、觀眾喜愛的話,稍為拍得悶少少,整段戲只會變得古怪。當然,為了幫助自己型造一些錯綜複雜的故事,Nolan 為自己的故事生硬地加了很多條件,看過Inception 就知道,一條條關於潛夢的守則,根本就是為其故事增設...說回正題,今次的超人,相對Nolan 其他作品,便顯得故事不足。當故事性十足時,Nolan 的戲法可騙到不少觀眾,他的電影內容廣大而不深入。但今次故事不夠Nolan 使戲法,加上不是自己執導,便看到超人這套電影很多古怪、犯駁、無厘頭之處。





由一開始關於超人出世及他的星球滅亡前一段故事,已經很不合理或不具體,很難令觀眾信服或理解。超人的星球Krypton 為何會這樣滅絕?以他們的高科技,為何未能作出其他政策,而要由一位將軍發動政變?發動政變如何改變現狀?Krypton 滅亡與否跟人工生育系統的關係?一開始發動政變的General Zod 頭威頭勢,卻不用兩秒便被收拾?被捕的General Zod 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而其他人卻在Krypton 等死? 其實很多情節未必一定不合理,若果處理得當這個背景故事,已對整部電影幫助很大,然而由劇本到Snyder 的導技都未有成功拍好這一場戲,很難令人相信之後兩個小時電影會好起來。我沒有看過原著,只曾在Wikipedia 看過一些簡介,可能原著上這個超人誕生的背景都是一樣混亂,但我不認為那可是給編劇/導演的藉口。


電影之後講到主角Clark Kent 如何因童年的往事而塑造到他現在的性格,透過不少回帶,觀眾得知原來Kent 從少就知道他是Alien, 要被世人接受,首先就要不被人發現。我認為這段拍得比較好,每次回帶都清清楚楚,只是我略嫌他成長的經歷還是太少,畢竟他如何裝得普通,他就是一個毫不普通的人啊!而去到Clark 發現到自己族人的宇宙船開始,故事上就再次急轉直下。除了某幾句對白「抵死」/好玩之外,整個下半部好像沒有甚麼好說。女主角的擺位不討好,而且總是出現,都幾煩(為何連超人自首被捉上太空船後,General Zod都要捉走女主角?用意?為了讓超人有機會把那條匙交給Lois Lane?有一刻我以為外星人要做人體實驗!)。奸角General Zod 及其手下可謂得啖笑,論強又不強,論其奸計又相當白癡。不過還不及編劇,為了想個方法拆解其奸計,再次生硬設定「把超人BB 時的求生船擲向Zod 的太空船可產生黑洞吸走他們!」這是甚麼橋來的?!?!




故事中演出最好的還是Kevin Costner 及Diane Lane 一對夫婦,他們演得最到位。作為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們倆如何把這個外星BB當兒子般看待,如何以身作則感染超人等等,都頗好看。(但是,我對Kevin Costner 的死又是不解。)


至於動作場面,我認為是中規中矩,可能我先兩天在家又重看了The Avengers, 我覺得兩套戲的動作場面都是差不多的。有網友說Man of Steel 有些第一身的視點,我都記得,好像是以超人第一身飛來飛去,但是好看嗎? 我又覺得普通啦。不過若要比較Superman Returns,我印象中這次節奏是的確比較明快,所謂「打得比較爽」,亦相對真實。既然Nolan 想做一個真實世界的Justice League, Man of Steel 這方面都算成功。最後,Hans Zimmer 今次的音樂其實比較「交行貨」,雖不差,但常常都是同一個旋律,在某幾場打鬥上其澎湃的音樂與打鬥的音效幾踏聲,出來效果不好。


整體而言,七年後的今天Reboot 了這個版本,我認為在前車可鑑的情況下這個版本都算是中庸,特別故事上的單薄令我對電影留下壞印象。不過,對只本住看一套暑期大片的觀眾來說,我想都應該不會失望的。

2013年6月24日

《神鎗手與智多星》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dir: M.George Roy Hill)




《神鎗手與智多星》(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是第一套導演George Roy Hill, 演員Paul Newman 及Robert Redford 三人拍檔的電影(及後三人還合作了《老千計狀元才》The Sting,印象中比這套好看) 。此片不但拿下了四項奧斯卡獎,還捧紅了Reford 這個本為寂寂無名的小子,而 Newman 和Reford 也成了荷里活電影中的一對經典拍檔。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篇,講述二十世紀初,美國西部兩個著名的火車劫匪Butch Cassidy (Paul Newman 飾)和 the Sundance Kid (Robert Redford飾) 因得罪了火車公司老闆,被老闆不惜「以本傷人」從五湖四海高價聘請高手無了期追捕二人,直至二人身亡為止。這對劫匪,還有Sundance Kid 女朋友Etta,及後遠走南美玻利維亞重新生活,卻因他們只懂打劫,而唯有在當地重施故技。最後仍引起各方注意,把他們找了出來...


其實我對這電影的評價並不很高。近月因為香港電影資料館的主題放映而看了Rio Bravo《赤膽屠龍》、The Searchers 《搜索者》、及重看了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獨行俠決鬥地獄門》三部西部片,其實都比這套《神》更好看。首先,最不滿意的大概是中段導演以頗長篇幅去描述二人在沙漠、荒野被追捕的情節。然而,不論對劇情推進、故事理解、角色描寫等等也沒有甚麼大幫助。導演想營造一種被獵人「死唔斷氣」地追蹤二人的氣氛,但是從二人跟獵人團長時間地保持住遠距離、到二人想盡一些不大有腦/有趣的點子設法擺脫他們,都令我感受不到那種壓迫感,亦感受不到那次危機到底有多危險,那班高手究竟有多厲害。

其次,我認為整套戲都很薄弱,觀眾看完之後,對Butch Cassidy 和 The Sundance Kid 認知上可能增加了少許史實,但是對他們真正了解又有多深?電影對二人的人物刻劃是明顯的。一熱一冷、一風流一專一、一(相對)靜一動,等等。但是這些印象僅是如此。他們兩個角色性格上的對比也沒有發展出一些有趣的故事。就算Newman 及Redford 有多好的演技及魅力,都改不了我對這對孖寶觀感。我想可能是因為改篇自真人真事,兩位主角的性格都只能從有限的資料中略略找到,而導演及編劇亦沒有打算認真花篇幅描寫角色,導致電影有一種故事主導而非角色主導的感覺。不論一開始在西部、到之後到了東岸(電影以照片方式帶過)、到南下玻利維亞,Butch 和Sundance Kid 都有種感覺是「被安排」到該地、而非他們自己去的(即使是Butch 說過他想去玻利維亞)。相比之下,我們對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三位主角的背景資料同樣不多, Good Bad Ugly 三人角色不但鮮明,觀眾看得到他們做每件事的動機。




整體而言,《神》片我認為是有頭無尾的一套電影,前部分令我對電影的期望過大,自獵人團出場後便一步一步毀掉這部片子,即使最後玻利維亞那場我覺得是「有型」的槍戰,仍挽救不到我對《神》片的印象。只是一套中等的西部片。








p.s. 電影另一樣著名的就是拿了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的 Raindrops Keep Falling From My Head 。百聽不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_5l6rIUu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