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飢餓遊戲 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 (2013, dir: Francis Lawrence)




其實以電影本身而言,我沒有很多感受或獨特的見解。我見有些影評把電影拉到近日香港電視發牌風波,好似有點扯得太遠。雖然電影及原著都有反建制、反權力的信息,但始終只觸及表面(起碼頭兩集)。在故事裹,我們所知的那個極權政府管治下的世界的背景甚少,認知的來來去去都是那個總統及一班白色的維穩警察,反抗的人民也只交出帶有象徵意義的手勢了事,缺乏可以深入探討的基礎 。所以我反倒想說說題外話:在Cine Times 的觀影經驗。畢竟,UA Time Square 當時結業都曾引起一輪討論; 畢竟,這是我第一次正式在一間配有Dolby Atmos裝備的影院看戲;畢竟,我選這部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 看有超過一半原因是為了試戲院(據我所知,有不少電影愛好者也選了同一部電影檢測近來新開的數間影院,有人更為此看了這套戲5-6 次!)。



先簡單談談這部電影。

這部《飢餓遊戲》是由美國近年暢銷青年小說改編,共三本。原著我只看了第一本,那時主要原因是我看到書封面上寫它將被拍成電影,才吸引我的興趣。不過讀完第一本後,追看性不大便我放棄了第二本。至於電影,第一部《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 (2012, dir: Gary Ross) 我也有入場看,印象最深的是Taylor Swift唱的主題曲,曲風很配合電影中求生的情節。然而第一集做得不好的是,編劇花太多筆墨去描寫一些浮華的事情。要把一本數百頁的小說拍成142分鐘,第一集導演沒錯挑了一些觀眾喜愛看的情節和畫面(例如十二區與都城的強烈對比),但小說中大可加以發展的內容卻沒有出現於電影中,人物的建立除了女主角較全面,其餘的人物相對模糊,導致第一集對我來說只是一部娛樂性還可以的電影,但不算是非常好的一部戲。

電影的第二集轉了導演,Francis Lawrence,接下來第三集的上下兩部都是由他執導。他較出名的作品有I am Legend (2007),我雖有看過,但印象也不太深。來到第二集麻煩的是,故事比第一集複雜,同時內容上又會有相當的重複性,結果因為第一集花了太多時間把故事建基於空洞的故事上,第二集要發展一個舊角色似乎更為困難;第一集很多場面都出現過,所以今集好多場面都不再吸引(例如說貢品有全新的練習場,結果又是一個差不多的場景,女主角又是快快手手把訓練完成,最後發洩於面試上。此段毫無趣味可言)。

還好,Francis Lawrence 算是處理得不錯了,前段一大段文戲感覺上交代回第一集沒有說的東西。雖然有點悶、有點婆媽,但總算理順好劇情,重整故事及人物架構(不知原著是否都一樣,但Liam Hemsworth 的角色好似慘成犧牲品。不過都好,不想看他)。加上我估計原著前半亦不遑多讓,所以我不怪罪導演。去到重點劇情,因為說穿了其實又是Hunger Games 。Woody Harrison 還在戲中跟男女主角說甚麼這次跟上次不一樣了:上次只是小兒科,今次才是難關。但看下去,我覺得上次的對手更有看頭(今次有個對手把自己的牙都磨尖了,結果原來只是大笳一個,牙都未露就被消失了)。當然,對手「弱了」也跟劇情的發展有關,但整體上仍有點欺場之嫌。Hunger Games 今次比上次更似荒島求生而多於人性殺戮,所以遊戲的焦點全放在那個場地如何放出不同古怪的天然災害出來。在困獸鬥的情況下是有點看頭, 但其中有些還是十分無聊。例如,有個陷阱是每到一定時候便會打雷打落某一棵大樹上。這是甚麼陷阱?落雷來來去去都是同一棵大樹,肯定是為了及後故事說得通才硬加插的白癡機關。而故事去到結尾的Twist 都是為了後面舖路,雖然完結得頗為突然,不過起碼就是有這個Twist,使得第三集不用再次玩Hunger Games ,而且令我還有點想看後面會發生甚麼事。





女主角Jennifer Lawrence 在戲中絕對最搶眼。可能與換了導演有關,她對角色Katniss的掌握比上集要好。事實上,她年紀輕輕已成為影后,無人不識,相貌雖不是大美人那一種類型,但還是頗有觀眾緣,加上她的演技仍在進步中,可見她潛力無限。至於現在,我還是較喜歡她戲外那種敢言、率直爽朗的性格。另一位搶眼的演員是飾演 Johanna 的 Jena Malone。她之前最深刻的演出應該還是在 《死亡幻覺》Donnie Darko (2001, dir: Richard Kelly) 裹的女主角高中生Gretchen 吧。那時還非常青春,今天有點走樣,是轉向「實力派」發展吧。





還是說回我的Cine Times 觀影體驗。首先票是積分免費換的,所以感覺一定唔差。有人說戲院層數太高,我又未有受到影響,我通常都會預早一段時間到。Cine Times 的裝修很新,櫈都有新車那陣真皮味。坐得發冷時把手夾在大脾下,結果完場時雙手的沾滿了那陣味。我看的是三院,Cine Times 五個院入面只有三院跟五院配有Dolby Atmos,五院為最大一間。不過,我今次看的三院銀幕亦夠大。這院好像也是用Sony 4K 投影機放映,可是感覺上跟平時觀影差別不大,不知道是否跟電影拷貝質素有關(imdb 說它有做4K Transfer)。戲院的斜度大大改善 (當時很多人都不捨得的UA Times Square 的斜度就相當不足,設計很差),行距亦足夠。整體幾滿意。唯獨美中不足的是,這個戲院的廁所設計不好(UA iSquare 的廁所也是,總有陣奇怪難聞的異味),寧願出商場用洗手間好過。





至於Dolby Atmos,之前在香港一間Sound Mixing Studio 試聽過,不過真正到戲院聽還是第一次。起初還怕自己揀了尾二那行會太後,感受不到音較「飛來飛去」的震撼,不過結果很滿意。我今次是非常用心去留意這個新設置,在片初文戲較多時,Dolby Atmos 與平時聽開的 7.1 並沒有很多差別,但是一到了中後段主角走入森林後,Dolby Atmos 的作用便完完全全發揮出來。一開始的風聲、樹葉聲,遠近有序。到開始遊戲時的遊戲音較聲、人聲、跟水聲(遊戲開始於一個人工湖的中央)亦有層次。到晚上遠有打雷聲、野生動物聲、空氣聲等等製造出那個立體聲的確令你有如置身場內一樣,對這種類型的電影有莫大的幫助。可惜是旁邊有名操流利英語的香港女子,和她的男朋友不停說話,不停 「omg」、「oh shit!」、「oh I knew it!」、「So Funny!!」,etc般大叫,令本身已有很多喇叭的三院再加多隻小喇叭。




裝有Dolby Atmos 的戲院在香港還有兩間,分別為The Grand Cinema 及新海運戲院。據聞海運的戲院更大、銀幕及音效更好,下次有機會一定要試。另外,有說此片觀看 imax 亦有其精彩之處,但我沒看不便評論。


總括,這套續集電影比上集嘗試更深入探討故事人物,但始終根本原著都不算是一部上乘的作品,電影縱使比第一集好(而第一集中規中矩),《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對我來說都只是一部好看的pop corn movie,一部可能有少少反思空間的pop corn movie,僅是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