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飢餓遊戲 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 (2013, dir: Francis Lawrence)




其實以電影本身而言,我沒有很多感受或獨特的見解。我見有些影評把電影拉到近日香港電視發牌風波,好似有點扯得太遠。雖然電影及原著都有反建制、反權力的信息,但始終只觸及表面(起碼頭兩集)。在故事裹,我們所知的那個極權政府管治下的世界的背景甚少,認知的來來去去都是那個總統及一班白色的維穩警察,反抗的人民也只交出帶有象徵意義的手勢了事,缺乏可以深入探討的基礎 。所以我反倒想說說題外話:在Cine Times 的觀影經驗。畢竟,UA Time Square 當時結業都曾引起一輪討論; 畢竟,這是我第一次正式在一間配有Dolby Atmos裝備的影院看戲;畢竟,我選這部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 看有超過一半原因是為了試戲院(據我所知,有不少電影愛好者也選了同一部電影檢測近來新開的數間影院,有人更為此看了這套戲5-6 次!)。



先簡單談談這部電影。

這部《飢餓遊戲》是由美國近年暢銷青年小說改編,共三本。原著我只看了第一本,那時主要原因是我看到書封面上寫它將被拍成電影,才吸引我的興趣。不過讀完第一本後,追看性不大便我放棄了第二本。至於電影,第一部《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 (2012, dir: Gary Ross) 我也有入場看,印象最深的是Taylor Swift唱的主題曲,曲風很配合電影中求生的情節。然而第一集做得不好的是,編劇花太多筆墨去描寫一些浮華的事情。要把一本數百頁的小說拍成142分鐘,第一集導演沒錯挑了一些觀眾喜愛看的情節和畫面(例如十二區與都城的強烈對比),但小說中大可加以發展的內容卻沒有出現於電影中,人物的建立除了女主角較全面,其餘的人物相對模糊,導致第一集對我來說只是一部娛樂性還可以的電影,但不算是非常好的一部戲。

電影的第二集轉了導演,Francis Lawrence,接下來第三集的上下兩部都是由他執導。他較出名的作品有I am Legend (2007),我雖有看過,但印象也不太深。來到第二集麻煩的是,故事比第一集複雜,同時內容上又會有相當的重複性,結果因為第一集花了太多時間把故事建基於空洞的故事上,第二集要發展一個舊角色似乎更為困難;第一集很多場面都出現過,所以今集好多場面都不再吸引(例如說貢品有全新的練習場,結果又是一個差不多的場景,女主角又是快快手手把訓練完成,最後發洩於面試上。此段毫無趣味可言)。

還好,Francis Lawrence 算是處理得不錯了,前段一大段文戲感覺上交代回第一集沒有說的東西。雖然有點悶、有點婆媽,但總算理順好劇情,重整故事及人物架構(不知原著是否都一樣,但Liam Hemsworth 的角色好似慘成犧牲品。不過都好,不想看他)。加上我估計原著前半亦不遑多讓,所以我不怪罪導演。去到重點劇情,因為說穿了其實又是Hunger Games 。Woody Harrison 還在戲中跟男女主角說甚麼這次跟上次不一樣了:上次只是小兒科,今次才是難關。但看下去,我覺得上次的對手更有看頭(今次有個對手把自己的牙都磨尖了,結果原來只是大笳一個,牙都未露就被消失了)。當然,對手「弱了」也跟劇情的發展有關,但整體上仍有點欺場之嫌。Hunger Games 今次比上次更似荒島求生而多於人性殺戮,所以遊戲的焦點全放在那個場地如何放出不同古怪的天然災害出來。在困獸鬥的情況下是有點看頭, 但其中有些還是十分無聊。例如,有個陷阱是每到一定時候便會打雷打落某一棵大樹上。這是甚麼陷阱?落雷來來去去都是同一棵大樹,肯定是為了及後故事說得通才硬加插的白癡機關。而故事去到結尾的Twist 都是為了後面舖路,雖然完結得頗為突然,不過起碼就是有這個Twist,使得第三集不用再次玩Hunger Games ,而且令我還有點想看後面會發生甚麼事。





女主角Jennifer Lawrence 在戲中絕對最搶眼。可能與換了導演有關,她對角色Katniss的掌握比上集要好。事實上,她年紀輕輕已成為影后,無人不識,相貌雖不是大美人那一種類型,但還是頗有觀眾緣,加上她的演技仍在進步中,可見她潛力無限。至於現在,我還是較喜歡她戲外那種敢言、率直爽朗的性格。另一位搶眼的演員是飾演 Johanna 的 Jena Malone。她之前最深刻的演出應該還是在 《死亡幻覺》Donnie Darko (2001, dir: Richard Kelly) 裹的女主角高中生Gretchen 吧。那時還非常青春,今天有點走樣,是轉向「實力派」發展吧。





還是說回我的Cine Times 觀影體驗。首先票是積分免費換的,所以感覺一定唔差。有人說戲院層數太高,我又未有受到影響,我通常都會預早一段時間到。Cine Times 的裝修很新,櫈都有新車那陣真皮味。坐得發冷時把手夾在大脾下,結果完場時雙手的沾滿了那陣味。我看的是三院,Cine Times 五個院入面只有三院跟五院配有Dolby Atmos,五院為最大一間。不過,我今次看的三院銀幕亦夠大。這院好像也是用Sony 4K 投影機放映,可是感覺上跟平時觀影差別不大,不知道是否跟電影拷貝質素有關(imdb 說它有做4K Transfer)。戲院的斜度大大改善 (當時很多人都不捨得的UA Times Square 的斜度就相當不足,設計很差),行距亦足夠。整體幾滿意。唯獨美中不足的是,這個戲院的廁所設計不好(UA iSquare 的廁所也是,總有陣奇怪難聞的異味),寧願出商場用洗手間好過。





至於Dolby Atmos,之前在香港一間Sound Mixing Studio 試聽過,不過真正到戲院聽還是第一次。起初還怕自己揀了尾二那行會太後,感受不到音較「飛來飛去」的震撼,不過結果很滿意。我今次是非常用心去留意這個新設置,在片初文戲較多時,Dolby Atmos 與平時聽開的 7.1 並沒有很多差別,但是一到了中後段主角走入森林後,Dolby Atmos 的作用便完完全全發揮出來。一開始的風聲、樹葉聲,遠近有序。到開始遊戲時的遊戲音較聲、人聲、跟水聲(遊戲開始於一個人工湖的中央)亦有層次。到晚上遠有打雷聲、野生動物聲、空氣聲等等製造出那個立體聲的確令你有如置身場內一樣,對這種類型的電影有莫大的幫助。可惜是旁邊有名操流利英語的香港女子,和她的男朋友不停說話,不停 「omg」、「oh shit!」、「oh I knew it!」、「So Funny!!」,etc般大叫,令本身已有很多喇叭的三院再加多隻小喇叭。




裝有Dolby Atmos 的戲院在香港還有兩間,分別為The Grand Cinema 及新海運戲院。據聞海運的戲院更大、銀幕及音效更好,下次有機會一定要試。另外,有說此片觀看 imax 亦有其精彩之處,但我沒看不便評論。


總括,這套續集電影比上集嘗試更深入探討故事人物,但始終根本原著都不算是一部上乘的作品,電影縱使比第一集好(而第一集中規中矩),《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對我來說都只是一部好看的pop corn movie,一部可能有少少反思空間的pop corn movie,僅是如此。

2013年11月18日

東歐電影風雲 (2013年秋香港電影節目辦事處節目)



今年電影節目辦事處舉辦的東歐電影風雲節目,因為金錢及時間所限,雖然十套電影我都未曾看過,但我只能挑選兩套來觀看,分別為《消防員舞會》The Firemen's Ball (1967, dir: Miloš Forman) 和《女接線員之死》Love Affair, or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Switchboard Operator ( 1967, dir: Dusan Makavejev) 。《消》為捷克電影,而《女》則是前南斯拉夫的電影。雖然兩套電影的題材、處理手法等等都不同,但在背景上兩套都有不少同通點,例如,兩套電影都是在一起1967年上映的、兩套都是頗短的電影,大概只有七十多分鐘,也是兩位導演的早期作品。而且,兩套都是我喜歡的電影。

因為自己對東歐電影發展、東歐戰前戰後歷史全不認識,我還以為那是個地域會因為當時蘇共的控制底下,會是個封閉的社會,想不到會從我看的這兩套電影,會看到不同大膽的主題,例如對階級、官僚的諷刺(《消》)、對性的描寫(《女》)等等。






《消防員舞會》The Firemen's Ball (1967, dir: Miloš Forman) (就是後來拍《飛越瘋人院》的那位導演),看節目長刊時,有這樣的描述:

「[...]官員之間關係複雜,更牽涉男女私情。舞會當日,眾人陶醉於舞步、歌曲和食物之餘,壓抑多時的人性亦盡情流露,場面一發不可收拾。」

那時我還以為那會是一套像《遊戲規則》The Rules of the Game (1939, dir: Jean Renoir),關於各個階層之間的關係,貴族(在此即為官僚)的譏諷的電影,不過看罷我認為諷刺的意味當然有,但它最吸引我的是那些老消防員作為一班中年到上年紀的消防處高層人士去舉辦一個可能是以年輕人為主(舞會內老中青都有)的聖誕舞會而鬧出的笑話。最深刻的當然是有段戲,在聖誕舞會內他們有傳統每年都要從參加者中選一名年輕女士作為「聖誕舞會小姐」,而今年的更有特別任務:將要負責頒獎給一位已退休、患有腦退化症的前處長。由現場選拔、遴選過程、到選出要準備頒獎都笑料百出。然而,笑料背後電影亦有不同的空間作反思,例如被火燒光了整間屋的老伯伯(這部分真的很黑色幽默,在消防員聖誕舞會旁竟發生大火,而消防員們有點束手無措。) 燒完後翌日,影住被搬出來的傢私雜物,在白茫茫的雪地上,老人家照睡在床上,晚上的人群參加完舞會都四散了,就是那個畫面,實在萬分感慨。








《女接線員之死》Love Affair, or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Switchboard Operator ( 1967, dir: Dusan Makavejev) 印象中這是我第一套看的Yugoslavia電影,更莫講說是一套60年代東歐電影。整體來說我幾喜歡,其中有場女主角晚上在工作與她同事的戲很好看!她最後望向鏡頭那個shot 就是summer with monika 的一個變奏。(其實全片女主角Eva Ras 及其他角色都多次望向鏡頭。)唯獨電影有些地方交代不夠細緻,否則電影會更得我心。另外,我只看過很少高達的電影,對其電影了解皮毛,不過不知為何,我感到這電影多少有點受高達的影響。(影友女娜說《女》片紀實揉和劇情的拍法,頗受高達影響),看長刊也有說:

「導演效法高達,用上散文、詩、間離劇場、超現實、荒誕、情色、搞笑等諸種方式,作出如真似幻的諷喻。」

我想大概就是這原因吧。看紀實的那些部分感覺很獨特,即使我知道那些部分是紀實,但又跟劇情有微妙的關係,甚至有一刻那些訪問令我有點迷惑它是否在劇情之內...加上演員們又常常望向觀眾,令我confuse 他們何時在故事內,何時走出的電影的框框,何時看到我們觀眾在窺探他們的故事,etc。現實與故事,真真假假的迷離這種觀影體驗實在有趣。








總括,這趟歐洲電影風雲我只選了兩套,都令我大開眼界,有時間的話一定會再找這個時期這個地域的電影來看!



2013年11月6日

Baby Face (1933, dir: Alfred E. Green)




劇透注意,包括結局*


Baby Face,Barbara Stanwyck 主演,1933 年的一套荷里活pre-code 時期電影。此片找不到中文譯名 (直譯娃娃臉又有點奇怪),可能當年或打後都沒有在香港上映過。而電影導演Alfred E. Green 應該不算名氣很大。網上查看,雖然他於星光大道有粒「星星」,但是看他執導的作品又沒有哪部是特別有名,包括這一套。然而,這套電影卻站立於美國電影一個頗重要的轉變上,現在看起來還是挺有趣的。

說的轉變是Hays Code,是一個審查關於暴力、性、犯罪、敏感政治議題等等電影題材的制度,在20 年代已經有,但是嚴格執行的話要去到1934年年中才開始。不少電影都要因為這個 Censorship 而需更改題材或刪減部分敏感性節,而亦有導演嘗試挑戰制度的低線,最出名的應該是希治閣的Notorious (1946),因Hays Code 內有條文是不允許接吻鏡頭多於三秒,所以希翁便想到叫Cary Grant 及Ingrid Bergman 邊接吻邊談話,最後便拍出那段纏綿又誘人的兩分半鐘接吻戲。



Baby Face 因為於1933 年上映,Hays Code 並未有對電影有太多影響,很多情節都得以保留。而這套電影亦被說是 Pre-Code Sex Film 的一個代表。這部電影要是放在Hays Code時期審查的話,肯定完全不能通過。故事講述女主角Lily (Barbara Stanwyck 飾)生於一個不快樂的家庭當中。母親早已「跟佬走」,父親經營酒吧,導致Lily 終日都被留連於三教九流人士之中,被不同的男人或明或暗地欺負。一日,父親因意外過身,遺下Lily 及黑人女僕。在一個前輩指點下,Lily 得悉自己的姿色乃一大本錢,她帶住女僕走到紐約,利用美色不僅成功替自己找到一份銀行工作,還利用一個個成為她裙下之臣的同事上司使她上位。她不只使兩個銀行高層爭風呷醋繼而發生命案,最後連銀行老闆也被她馴服,可謂所有男人都被她玩弄於股掌之中。









電影於今日看起來絕對說不上色情,明示的性場面幾乎沒有,就算是接吻鏡頭其實也廖廖可數。女主角勾搭男性的場面大部分都在於一兩句對話之間,跟住一個關門的shot,下一場女主角便升職了。(升職的shot 卻頗特別。因為銀行各部門都是同一幢大厦,大厦窗外寫著各部門名稱。Lily 每次升職導演便以一個鏡頭由影住部門A的窗升往樓上部門B的窗以作指示)。不過於劇本故事而言,我認為電影仍然屬於非當大膽。由Lily 到了紐約,看了一幢很高的銀行大廈(象徵有權力的男性)便以一種散女性魅力的支態向看更打探哪裹可以找工作,那看更立時被她迷倒。到進入求職的辦公室,即使那職員是一個帶有傻氣的胖子她也不放過。當胖子告訴Lily 上司不在要等一會時,Lily 便回他一句「我想在房裹等」,二話不說便走入房間,那個潛台詞、內容很「出」並且Seductive。

上班後繼續引誘一個個能幫她上位的男性,不論是有未婚妻、正氣凜然的年青上司、有家室有女兒(亦即那未婚妻)的上年紀銀行高層、還是像是玩世不恭卻公私分明的老闆於電影中都有暗示和Lily 有性關係的場面。有場是放工後她跟男上司說女廁無人,男上司便跟著她走進女廁,下一場已是男上司的上司要找他,卻發現這個男人從女廁中出來,而望入去,女主角上在鏡前塗唇膏。而另一場是當另一個男上司被Lily 迷倒,問了她拿地址。他搭電梯上去Lily 的住宅,走的時候已經天亮。這些不同的性場面隱喻雖然在Hays Code 時也會出現,但多次出現於同一套電影,而且性關係不是基於愛情(至少不是雙方都有愛),而是因為靠性而換取一些物質上的東西,我相信是在Hays Code 時期很難出現的。再者,這些隱喻的情節帶給觀眾的聯想是強大的,所以時至今日,我仍然覺得這個電影劇本實在很大膽。






不過即使Baby Face 是拍於1933 年,這部電影都有被審查過而要刪剪一些內容,結局亦作了修改。電影本身是71分鐘,而二千年代英國找了一個約76 分鐘的版本並進行修復,亦即為我看的版本。網上資料說,原裝71分鐘的版本連一些性暗示的情節也被刪剪,而結局就不論71或76分鐘的版本都一樣,都是經過審查後要求的較「正面」的版本。原本結局應是男主角因財困要求女主角幫忙,女主角不肯放棄自己得來的金錢財富而決定離開男主角,最後卻發現自己捨不得男主角,回家時卻發現男主角已自殺身亡。然而,加插的結局卻是之後女主角叫了救護車,車上救護員處理過傷口之後(男主角自殺竟然是射自己的肚)說應該沒大礙,可以放心。此時女主角的手袋打開了,她的珠寶跟現金都跌到地上,但當然她並沒有理會,只是輕輕說了一句:It doesn't matter now,然後情深地望著男主角。(那可是Half A Million 美金啊!)哈哈,哪個結局較好自行判斷吧!



最後說回電影本身,其實電影不算得上一部很上乘的作品,很多場口的處理上其實都頗平庸,既沒有精彩的場面調度,鏡頭運用亦是當年荷里活(已至今天)常用的技倆。而劇本上更是頗薄弱。女主角單靠一個前輩看的一本哲學書,告訴她女人「應好好利用自己的本錢」便好像改變了她一生,我認為有點造作。上位過程中頗好看,但整體而言又談不上佳品,可能電影篇幅太短,只有七十多分鐘,來去怱怱,最後只用了一個鏡頭顯示Lily 的改變,說服力不太足夠。不過,電影最精彩的還是Barbara Stanwyck。她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顯得自信、同時又性感撩人。她打救了本片,也大大增強了電影的說服力。1933 年Film Noir 風格尚未形成,Femme Fatale 相信亦未有一個明確概念,但從這部戲,我看到Barbara Stanwyck 做一個Femme Fatale 的潛質,又或是做一個Screwball Comedy 式,帶有小聰明的女生的潛質。前文The Lady Eve 好像也說過,現在我也不懂再加添甚麼形容這個一級的好演員了。總之,內外兼備的她,看她演戲是一個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