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 (2013, dir: Zack Snyder)








繼Sony 及 Marvel 係短短數年內Re-boot 了Spider-Man 及 Hulk 後,DC 都不甘後人,又一次reboot 了2006年(Superman Returns)才上映的超人系列。原因之一是Superman Returns 其實拍得不濟,不論口碑票房都很差。簡單比較一下,根據imdb,Superman Returns 評分為6.2, 而重新帶起超級英雄熱潮的Spider-Man (2002) 評分為7.3。而票房方面更為明顯。Superman Returns 美國票房有約2億美元,而Spider-Man 有4億美元。作為DC Comics 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英雄人物,這個數字是不能接受的。雖然我個人認為Returns 中飾演超人的Brandon Routh 較新版的更似超人,但仍只能被淘汰。第二,DC Comics 見Marvel 把各個旗下的英雄人物相繼拍成電影,再組成The Avengers這條公式十分成功,都興致勃勃想把其Justice League 搬上大銀幕。於是,眼見自己的蝙蝠俠終於票房口碑俱佳,公司決定以蝙蝠俠的組合 Christopher Nolan 及 David S. Goyer 度故事,新一代「所謂」Visionary Director Zack Snyder 執導新版超人。英文片名源用Dark Knight 特色,沒把主角Superman 名字放上去,只叫 Man of Steel。那麼,究竟這套鋼鐵英雄又拍得如何呢?

電影故事性不足,這是我頗為意外的。畢竟Nolan 的專長是製造看似複雜及繁多的故事,例如The Dark Knight,當小丑及蝙蝠俠大戰前夕,加插了兩艘渡輪有炸彈一幕戲,看似相關,但想深一點,只是為做而做的戲。要不是本身這段戲張力十足、觀眾喜愛的話,稍為拍得悶少少,整段戲只會變得古怪。當然,為了幫助自己型造一些錯綜複雜的故事,Nolan 為自己的故事生硬地加了很多條件,看過Inception 就知道,一條條關於潛夢的守則,根本就是為其故事增設...說回正題,今次的超人,相對Nolan 其他作品,便顯得故事不足。當故事性十足時,Nolan 的戲法可騙到不少觀眾,他的電影內容廣大而不深入。但今次故事不夠Nolan 使戲法,加上不是自己執導,便看到超人這套電影很多古怪、犯駁、無厘頭之處。





由一開始關於超人出世及他的星球滅亡前一段故事,已經很不合理或不具體,很難令觀眾信服或理解。超人的星球Krypton 為何會這樣滅絕?以他們的高科技,為何未能作出其他政策,而要由一位將軍發動政變?發動政變如何改變現狀?Krypton 滅亡與否跟人工生育系統的關係?一開始發動政變的General Zod 頭威頭勢,卻不用兩秒便被收拾?被捕的General Zod 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而其他人卻在Krypton 等死? 其實很多情節未必一定不合理,若果處理得當這個背景故事,已對整部電影幫助很大,然而由劇本到Snyder 的導技都未有成功拍好這一場戲,很難令人相信之後兩個小時電影會好起來。我沒有看過原著,只曾在Wikipedia 看過一些簡介,可能原著上這個超人誕生的背景都是一樣混亂,但我不認為那可是給編劇/導演的藉口。


電影之後講到主角Clark Kent 如何因童年的往事而塑造到他現在的性格,透過不少回帶,觀眾得知原來Kent 從少就知道他是Alien, 要被世人接受,首先就要不被人發現。我認為這段拍得比較好,每次回帶都清清楚楚,只是我略嫌他成長的經歷還是太少,畢竟他如何裝得普通,他就是一個毫不普通的人啊!而去到Clark 發現到自己族人的宇宙船開始,故事上就再次急轉直下。除了某幾句對白「抵死」/好玩之外,整個下半部好像沒有甚麼好說。女主角的擺位不討好,而且總是出現,都幾煩(為何連超人自首被捉上太空船後,General Zod都要捉走女主角?用意?為了讓超人有機會把那條匙交給Lois Lane?有一刻我以為外星人要做人體實驗!)。奸角General Zod 及其手下可謂得啖笑,論強又不強,論其奸計又相當白癡。不過還不及編劇,為了想個方法拆解其奸計,再次生硬設定「把超人BB 時的求生船擲向Zod 的太空船可產生黑洞吸走他們!」這是甚麼橋來的?!?!




故事中演出最好的還是Kevin Costner 及Diane Lane 一對夫婦,他們演得最到位。作為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們倆如何把這個外星BB當兒子般看待,如何以身作則感染超人等等,都頗好看。(但是,我對Kevin Costner 的死又是不解。)


至於動作場面,我認為是中規中矩,可能我先兩天在家又重看了The Avengers, 我覺得兩套戲的動作場面都是差不多的。有網友說Man of Steel 有些第一身的視點,我都記得,好像是以超人第一身飛來飛去,但是好看嗎? 我又覺得普通啦。不過若要比較Superman Returns,我印象中這次節奏是的確比較明快,所謂「打得比較爽」,亦相對真實。既然Nolan 想做一個真實世界的Justice League, Man of Steel 這方面都算成功。最後,Hans Zimmer 今次的音樂其實比較「交行貨」,雖不差,但常常都是同一個旋律,在某幾場打鬥上其澎湃的音樂與打鬥的音效幾踏聲,出來效果不好。


整體而言,七年後的今天Reboot 了這個版本,我認為在前車可鑑的情況下這個版本都算是中庸,特別故事上的單薄令我對電影留下壞印象。不過,對只本住看一套暑期大片的觀眾來說,我想都應該不會失望的。

2013年6月24日

《神鎗手與智多星》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dir: M.George Roy Hill)




《神鎗手與智多星》(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是第一套導演George Roy Hill, 演員Paul Newman 及Robert Redford 三人拍檔的電影(及後三人還合作了《老千計狀元才》The Sting,印象中比這套好看) 。此片不但拿下了四項奧斯卡獎,還捧紅了Reford 這個本為寂寂無名的小子,而 Newman 和Reford 也成了荷里活電影中的一對經典拍檔。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篇,講述二十世紀初,美國西部兩個著名的火車劫匪Butch Cassidy (Paul Newman 飾)和 the Sundance Kid (Robert Redford飾) 因得罪了火車公司老闆,被老闆不惜「以本傷人」從五湖四海高價聘請高手無了期追捕二人,直至二人身亡為止。這對劫匪,還有Sundance Kid 女朋友Etta,及後遠走南美玻利維亞重新生活,卻因他們只懂打劫,而唯有在當地重施故技。最後仍引起各方注意,把他們找了出來...


其實我對這電影的評價並不很高。近月因為香港電影資料館的主題放映而看了Rio Bravo《赤膽屠龍》、The Searchers 《搜索者》、及重看了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獨行俠決鬥地獄門》三部西部片,其實都比這套《神》更好看。首先,最不滿意的大概是中段導演以頗長篇幅去描述二人在沙漠、荒野被追捕的情節。然而,不論對劇情推進、故事理解、角色描寫等等也沒有甚麼大幫助。導演想營造一種被獵人「死唔斷氣」地追蹤二人的氣氛,但是從二人跟獵人團長時間地保持住遠距離、到二人想盡一些不大有腦/有趣的點子設法擺脫他們,都令我感受不到那種壓迫感,亦感受不到那次危機到底有多危險,那班高手究竟有多厲害。

其次,我認為整套戲都很薄弱,觀眾看完之後,對Butch Cassidy 和 The Sundance Kid 認知上可能增加了少許史實,但是對他們真正了解又有多深?電影對二人的人物刻劃是明顯的。一熱一冷、一風流一專一、一(相對)靜一動,等等。但是這些印象僅是如此。他們兩個角色性格上的對比也沒有發展出一些有趣的故事。就算Newman 及Redford 有多好的演技及魅力,都改不了我對這對孖寶觀感。我想可能是因為改篇自真人真事,兩位主角的性格都只能從有限的資料中略略找到,而導演及編劇亦沒有打算認真花篇幅描寫角色,導致電影有一種故事主導而非角色主導的感覺。不論一開始在西部、到之後到了東岸(電影以照片方式帶過)、到南下玻利維亞,Butch 和Sundance Kid 都有種感覺是「被安排」到該地、而非他們自己去的(即使是Butch 說過他想去玻利維亞)。相比之下,我們對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三位主角的背景資料同樣不多, Good Bad Ugly 三人角色不但鮮明,觀眾看得到他們做每件事的動機。




整體而言,《神》片我認為是有頭無尾的一套電影,前部分令我對電影的期望過大,自獵人團出場後便一步一步毀掉這部片子,即使最後玻利維亞那場我覺得是「有型」的槍戰,仍挽救不到我對《神》片的印象。只是一套中等的西部片。








p.s. 電影另一樣著名的就是拿了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的 Raindrops Keep Falling From My Head 。百聽不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_5l6rIUu4A




2013年6月18日

《末日1000年》After Earth (2013,dir: M. Night Shyamalan)




我沒有看過莎馬蘭全部作品,以我所看的,除了The Sixth Sense 之外,「死因」都是故事出了問題(就連好評如潮的The Sixth Sense,故事對我來說都有點弱)。然而全面一點去看他的電影,片裹其他原素都是不俗的。(我看過的有The Sixth Sense, Unbreakable, The Village, Lady in the Water, 其中Lady in the Water 是我認為他最不好看的作品,亦係最「抵死」的一部)。


今晚在戲院看了 After Earth, 像不少友人所言,這套故事出自Will Smith, 一心要捧兒子的電影,並不是大眾所評的那麼差。在imdb 裹4分多明顯是underrated。我認為這套片起碼值6分range。故事單薄及不合理之處無可否認是其最大弱點,但是另一個角度看,導演處理這個未來時代及「荒廢了」的地球,比其他同類型的電影厲害。看過imdb值7.1 分的Oblivion 裹, Tom Cruise 管理的「地球」跟Jaden Smith 探索的「地球」,就不得不應同這套After Earth 的Earth 對觀眾而言,實感大得多,觀眾彷如跟Jaden 一樣置身於同一個場景,而沒有Oblivion 裹那種主角跟觀眾的距離感(順帶一提,兩片的Art Direction 又是一個分野,Oblivion 的不是不好,而是...「又有甚麼特別?」,After Earth 的,你可以不喜歡,但是很多細節位都有點別出心栽,例如墜機後鏡頭見到那個膠幕門,不停打開、關閉,好像在呼吸一樣,是以導演用作人類回歸地球向大自然致敬嗎?)






電影主題是Fear,亦是導演拿手好戲。這個地球其實並不像是Will Smith 或是飛船電腦所說的那麼恐怖。所謂Pollution 只要有藥物便可化解、猛獸都不及那頭盲的外星生物強勁、其他山山水水花草森林,都與我們現實的無異。有不少同類型科幻片的異世界,都會充滿著會吃人的花、吃人的菇、吃人的草,總之甚麼生物死物也是用來置人於死地的,然而導演處理這個地球上所有的東西,跟我們認識的大自然差不多,就算最後決鬥的火山場景,也不會噴出熱死人的溶岩,反而是導演以其場景、聲音、鏡頭運用,去令觀眾有不同的感覺,最容易感受到的,大概是一開始的森林,就如我上面所說,沒有太多驚嚇元素,但就令觀眾感到心寒。而那個火山場景,最主要是襯托當Jaden 克服了恐懼後與外星生物的決鬥,看到那些灰塵,我甚至聯想到西部片沙漠決鬥的荒涼。

以上只是其中一些即場的想法,我相信導演莎馬蘭其實還放了不少心思去彌補故事上的缺陷。千萬別因他的往績而乏視這部值得入場一看的作品!下一次,真心希望莎馬蘭可遇到一個好的故事,他日重振聲威。



p.s. 友人Horace Chan 的關於這套電影的評論很詳盡及中肯,絕對值得讀。

2013年6月16日

《迷離藥謊》Side Effects (2013, dir: Steven Soderbergh)








(以下內容含劇透!)

昨晚看了史提芬蘇德堡的《迷離藥謊》, 電影圍繞一宗與情緒病病人有關的兇殺案,及其引起的一連串事情、背後的陰謀, etc。由導演、演員、到題材,到我來說都很吸引,可惜在港上映時並沒有多少迴響,而電影亦無聲息般下畫了。《迷》我認為是揉合了兩種不同的類型。本身我以為這又是另一套探討「上癮」問題的劇情片時,原來這多少更像一套黑色電影!(網上看了資料,有影評人覺得這是"Post-Modern Hitchcock-Thriller",又有人認為這很像《浴室情殺案》 Les Diaboliques (1955, dir: Henri-Georges Clouzot)。 )

故事前半講述由荷里活新晉女星Rooney Mara 飾演的女主角Emily 本身與丈夫 Martin (Channing Tatum) 過著幸福的上流社會生活,但自從Martin 因事坐牢後,Emily 的生活打回原形,還因種種壓力而患上抑鬱症。即使Martin 四年後出獄,打算在商界東山再起,仍對Emily 的病情沒甚麼幫助,唯有男主角,(感覺上銀幕上久違的)Jude Law 飾演的精神科醫生Jon 開給Emily 的一隻新抗抑鬱藥才有效地抒緩Emily 的病情。但亦由於新藥引起的副作用,最終導致Emily 成為兇案中的殺人犯。

至於電影的後半部,是以因處方藥物給Emily 而某程度上身壞名裂的醫生Jon 為重點,看他如何偵探上身,偵破一切謊言( 亦即以上一段的全部內容)。其實發展到故事後半部的中段,見到Jon 變得歇斯底里地、不惜一切地追查真相,作為觀眾的我難免有點不爽(當然我相信這亦是導演故意的一個設計)。就一開始,我已經完全投入進Emily 的世界裹。我不但只同情她,同時感受到那個「副作用」的可怕,然而這名扮偵探的醫生,竟然走去揭穿這一個局。而且,我認為他並不是因為他的正義感而出發,而是為了保護他自己的名聲,挽救他的事業,一個這麼私人的理由,去破壞觀眾對女主角的憐憫之心、對藥物厭惡既害怕的感覺,我怎能不討厭這個角色。更甚的是,Jon 竟然有一個相對大團圓的結局,而Emily 這個femme fatale 卻是悲劇收場...怎可能?!?!

我....我是何時變得這麼政治不正確的?


到這一刻,我終於明白。歸根究底,一個傳神的femme fatale 的確會有這種魅力。這種魅力是大得可以令一個觀眾把是非黑白都扭轉。而電影最捉弄觀眾的,就是安排了Emily 這個毫不像壤人的人物作femme fatale, 讓觀眾對這個角色「全無防範」,讓我們跌落陷阱。儘管Emily 的面具被拆穿,我們仍眷戀著那個「抑鬱」的她(題外話,Rooney Mara 是我頗喜歡的荷里活新一代女演員,今次亦沒有令我失望,很看好她將來能創出一番成就)。結果,我們這些斯德哥爾摩症患者只好繼續憎恨「豬囉」下去...


另外,關於這套電影,還有一點:


"Past Behaviour is the best predictor of future behaviour."
這句對白可能是電影中的最重要的一句對白,它是「破案」的關鍵,同時也對故事有深遠的影響。之不過,導演似乎未有好好運用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只是靠Jude Law 口中說出來,感覺上有點...浪費。



p.s. 整篇感想都沒有提及 Catherine Zeta-Jones, 因為,我還是把她留在1990s﹣2000年代好一點...

2013年6月8日

《沒有太陽的日子》Sunless Days (1990, dir: 舒琪)





今(昨)日看了舒琪老師當年因八九民運而拍攝的Documentary 《沒有太陽的日子》(Sunless Days, 1990)。電影從個人出發,圍繞導演身邊的親友對六四發生後直接或間接的感受及影響,相對比如在現今網上看過有關六四的短片或資料,《沒》給了我多一種設身處地的角度,了解這件事對各地華人產生的變化。而其中,關於我們身份及移民這個問題令我感受最深。

六四發生的時候我還未出世,我沒有親歷這場(以導演的話來形容)轟轟烈烈的戀愛,所以不論我怎麼明白港人當時的心情,我仍無法完全感受到他們的惶恐。然而,電影中他們的身份問題卻對我印象最深。《沒》片裹絕大部份受訪者(除了建香港民主女神像的藝術家),除了自己住的地方外,都多多少少跟外面的一個地方有關聯。好像探訪完北京的張堅庭、常響往住在寧靜郊外,兒子已移民的葉德嫻、到多倫多生小孩的文雋、旅居倫敦的詩人多多、美國長大的劇作家、到威尼斯參展的侯孝賢、暫住在香港的導演朋友、還有導演的家庭等等。然而,各人都懷著一種我是中國人的根,而這個根就算一直也在他們心中,都是因為八九民運這條導火線才令他們有種「覺醒」,意識到自己對中國懷住這麼一個情意結。

到了我們這一代,這個身份原來轉變了不少。曾在美國生活數年,我十分喜歡那裹的生活,所以我也思考過移民這個問題(又或是Working Visa),但當時對離開已久的香港仍有着深厚的感情,亦十分想念回港生活,所以便決定回來。現在回想,我其實向來都有種「我是香港人」的思想。回來生活之後,發覺的是「香港人」這個身份正被外來的勢力、因素所改變。可能今日有人認為我們是「中國香港人」,他日可能會有人認為我是「中共香港人」、「中共人」,誰知道? 對於這個身份被一步步扭曲,更使我們相信自己是「香港人」的一群感到無比困惑。

電影是二十多年前拍下的。二十年前的他們仍懷著一顆中國心(不論是中國人、台灣人、香港人)。到今天我們這一代,香港人身份問題只有越來越複雜。二十年前他們可以在鏡頭前剖白他們不論到了哪方,他們仍是中國人,今日自己問自己,卻答不出這道身份問題。今天所謂的本土派或大中華膠, 我站在中間,要往哪邊靠?

都是你害的!可恨的中國共產黨!

2013年6月4日

《騙地謊言》 Promised Land (2012, dir: Gus Van Sant)




早陣子看了《騙地謊言》 Promised Land (2012, dir: Gus Van Sant), 不論在外國 (imdb 竟然只有6.5 分)還是在香港,都大大忽視了這部好作品。其實也怪不得香港觀眾,騙地謊言這個故事實在難以吸引香港觀眾進場。故事既不發生在甚麼大城市,亦不在香港附近;題材不是特工槍戰,或是金融爭產,只是美國一間天然氣能源公司 “Global”,看中美國中部一兩個小鎮的農地,派男主角Steve (Matt Damon飾) 到鎮上與居民商議收講其土地而已。試問只認識中電及港燈的我們,有哪個真的關心能源是甚麼一回事,更何況一宗能源公司小鎮買地事件? 不過,看後發現電影不單只好看、發人深省,這部電影最有趣的地方是它跟香港現況還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無論你把 Global 套到本地大財團、菜園村事件、香港政府、中聯辦、甚至是中共上,你都總能發現多少共通點。

電影中最大的一個爭論在於Fracking 這個問題上。Fracking 是開發地下天然氣的一項技術,不是其麼新鮮事。Fracking工程期間亦大致安全, 加上天然氣為新一代環保能源,以Fracking 技術開發天然氣亦成為一種表面上很正面的方法。男主角自己也是農村長大,他看到的更是農民可透過跟 Global 交易,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從而改善他們的生活。因而他積極而真心地向鎮上所有居民推銷他公司的方案,以達至所謂雙贏。然而,看似完美的計劃,背後其實還有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沒法解決。男主角很快就被當地一個教師及環保份子追擊質問並且步步進逼,男主角在開始反擊之餘,也慢慢反思這一切一切,究竟誰對誰錯,甚麼東西才是最重要。

觀看電影的大部分時間,我都有點困惑,因為在情,作為觀眾,我絕對站在男主角Steve 那邊。看到他一遍熱心幫居民但受到冷嘲熱諷不突止,還要連他心儀的對象都走去跟敵方要員約會,令我非常同情Steve,甚至產生一種心理,想他完成收購土地的工作。但是在理,我又沒有辦法不支持小鎮居民的理據。電影把戲裹的衝突直接放進觀眾心裹非常聰明 (也很危險,因為我想這會容易令觀眾討厭這部電影吧!),到了最後才算是幫觀眾「拆彈」,我才舒緩些少。不過多想一點,我們每天就是在這些矛盾上生活...

香港人面對現在種種問題,也不就是跟男主角一樣嗎? 我們香港人/中國人的身份問題上;64要否繼續去維園;自遊行帶給我們的黃金與「黃金」;民主與民生上分岐等等等等,都像Steve 一樣走到了一處困局。Steve 最後的「覺醒」來自他發現了某個「真相」(雖然之前已經舖排數段情節令他一步一步反思,例如他看見其中一個農夫做了交易後,第一時間把錢花在一輛跑車上、又或是他與退休教師的談話),那香港人何時才會醒覺到我們其實已在Fracking 的機器堆中,只要Fracking 機器一開動,「污染物」便會湧進我們的居所,萬勢不復? 


男主角最後選了一條他認為正確的路,香港人也能夠嗎?


無論如何,趁電影還上畫中,不妨入場觀看,看看能否給你一些思考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