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

《迷離藥謊》Side Effects (2013, dir: Steven Soderbergh)








(以下內容含劇透!)

昨晚看了史提芬蘇德堡的《迷離藥謊》, 電影圍繞一宗與情緒病病人有關的兇殺案,及其引起的一連串事情、背後的陰謀, etc。由導演、演員、到題材,到我來說都很吸引,可惜在港上映時並沒有多少迴響,而電影亦無聲息般下畫了。《迷》我認為是揉合了兩種不同的類型。本身我以為這又是另一套探討「上癮」問題的劇情片時,原來這多少更像一套黑色電影!(網上看了資料,有影評人覺得這是"Post-Modern Hitchcock-Thriller",又有人認為這很像《浴室情殺案》 Les Diaboliques (1955, dir: Henri-Georges Clouzot)。 )

故事前半講述由荷里活新晉女星Rooney Mara 飾演的女主角Emily 本身與丈夫 Martin (Channing Tatum) 過著幸福的上流社會生活,但自從Martin 因事坐牢後,Emily 的生活打回原形,還因種種壓力而患上抑鬱症。即使Martin 四年後出獄,打算在商界東山再起,仍對Emily 的病情沒甚麼幫助,唯有男主角,(感覺上銀幕上久違的)Jude Law 飾演的精神科醫生Jon 開給Emily 的一隻新抗抑鬱藥才有效地抒緩Emily 的病情。但亦由於新藥引起的副作用,最終導致Emily 成為兇案中的殺人犯。

至於電影的後半部,是以因處方藥物給Emily 而某程度上身壞名裂的醫生Jon 為重點,看他如何偵探上身,偵破一切謊言( 亦即以上一段的全部內容)。其實發展到故事後半部的中段,見到Jon 變得歇斯底里地、不惜一切地追查真相,作為觀眾的我難免有點不爽(當然我相信這亦是導演故意的一個設計)。就一開始,我已經完全投入進Emily 的世界裹。我不但只同情她,同時感受到那個「副作用」的可怕,然而這名扮偵探的醫生,竟然走去揭穿這一個局。而且,我認為他並不是因為他的正義感而出發,而是為了保護他自己的名聲,挽救他的事業,一個這麼私人的理由,去破壞觀眾對女主角的憐憫之心、對藥物厭惡既害怕的感覺,我怎能不討厭這個角色。更甚的是,Jon 竟然有一個相對大團圓的結局,而Emily 這個femme fatale 卻是悲劇收場...怎可能?!?!

我....我是何時變得這麼政治不正確的?


到這一刻,我終於明白。歸根究底,一個傳神的femme fatale 的確會有這種魅力。這種魅力是大得可以令一個觀眾把是非黑白都扭轉。而電影最捉弄觀眾的,就是安排了Emily 這個毫不像壤人的人物作femme fatale, 讓觀眾對這個角色「全無防範」,讓我們跌落陷阱。儘管Emily 的面具被拆穿,我們仍眷戀著那個「抑鬱」的她(題外話,Rooney Mara 是我頗喜歡的荷里活新一代女演員,今次亦沒有令我失望,很看好她將來能創出一番成就)。結果,我們這些斯德哥爾摩症患者只好繼續憎恨「豬囉」下去...


另外,關於這套電影,還有一點:


"Past Behaviour is the best predictor of future behaviour."
這句對白可能是電影中的最重要的一句對白,它是「破案」的關鍵,同時也對故事有深遠的影響。之不過,導演似乎未有好好運用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只是靠Jude Law 口中說出來,感覺上有點...浪費。



p.s. 整篇感想都沒有提及 Catherine Zeta-Jones, 因為,我還是把她留在1990s﹣2000年代好一點...

2 則留言:

  1. 現在的劇情片很多都喜歡玩這種大扭轉、毀三觀的結構,不過開始看的時候還是算到Zeta Jones演的女醫生肯定有鬼。。。真的要再次贊一下Rooney的演技,兩面角色都詮釋得很出彩!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只現在,就像上面提及過的黑白片 Les Diaboliques 也有這種大扭轉的結構,亦是我很喜歡的一套電影,你可找來看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