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不到的她》Her (2013, dir: Spike Jonze) 跟 《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 (2003, dir: Sofia Coppola) 的確有不少相似之處。兩套戲都發生在一個有陌生感的城市 (《迷》在東京,《觸》在洛杉磯,但當中不少在上海取景 );主角背景性格在對比下亦會發現有相同之處,e.g. Joaquin Phoenix & Bill Murray (跟前妻/老婆的關係、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etc); 故事都是很集中描寫男女主角那似有還無的愛情故事(我認 為《觸》也是似有還無),同時有意無意地忽略其他角色; 而最相似之處是,其實兩套戲未必真的拍得好,overr ated,不過我仍然會喜歡 (除了這兩套,這刻想到另一套在我favorite film list 裹的overrated 電影(我覺得啦)是花樣年華。)
Spike Jonze 的電影我只看過兩齣,都是Charlie Kaufman 編劇。Kaufman 功力不用多說,我最愛的一部電影就是出自Kaufman
電影的焦點是Scarlett Johansson 聲演的OS "Samantha",我實在未能斷定是好是壞。Johansson 的聲線無礙是「殺得死人」,她每句話說都很能牽引主角和
事實上,除了沒有出鏡的"OS" Scarlett Johansson 外,電影中還有三位頗多戲份的女演員,包括男主角的好友Amy Adams, 相睇對象Olivia Wilde,及前妻Rooney Mara。當中Rooney Mara 的演出最好,縱使劇本寫這個角色寫得片面薄弱。(再岔開少少,奧斯卡裹的五項提名裹,我認為值得拿的 Original Song 及 Production Design 都名落孫山,而電影中水準最普通的劇本竟拿了Original Screenplay... Original Song 未聽過Frozen 那一首,未能定奪,但Production Design 敗了給The Great Gatsby, 不意外卻不能接受,The Great Gatsby 那種Production Design 可是很土豪的設計,評委眼光好有問題。)Olivia Wilde 出場太少,演出不錯只未有太深刻印象;Amy Adams 演技雖好,但好像來來去去也是用相近的方法,加上角色又不明顯,所以都不及Rooney Mara(聽說本來有更多Amy Adams 出場,她的角色亦有更多發揮,可惜全被剪走了)。Rooney 的角色描寫不多,但我很喜歡她在一些零碎片段裹的演出。每當Catherine 在Theodore的記憶之中遊走,我看到有點Olga Kurylenko 在To the Wonder (2012, dir: Terrence Malick) 的影子...
Malick 未來的新作當中亦會見到Rooney Mara, 期待她到時能更上一層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