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橋?

上月在<馬田史高西斯電影學院> 欣賞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及參與了映後談, 對今日的電影又有一點體會。今時今日最流行、最會受人談論/歡迎的電影, 必定要有局中有局的橋段, 再加一個「估你唔到」式的結局。其實這種電影, 早在荷里活黑白片時代已有, 當中不少Film Noir 都有這些元素, 不過在故事的運用上, 從前跟今日實在有分別。


當時Film Noir 不少都是改編自一些B級偵探小說, 故事縱然有可取之處, 但其實好可能錯漏百出, 情理不通。我估計, 那時候的導演看到那些故事都心裏有數, 所以好多時, 那個可取的情節、所謂「扭橋」之處其實在電影中所佔的比重不多。這些「局中有局」不外乎是引子, 導演要在電影說的, 並不是「我諗到/搵到條驚世絕橋!」, 而是「我想到這條橋背後真正的故事」。就以上海小姐為例, 故事本身絕不簡單, Orson Welles 大可把整部電影的重心都放於橋段當中, 但他肯定知道, 這樣的話, 觀眾只會看到處處漏洞。所以, 上海小姐的故事其實從來都沒有很清楚地描寫故事, 反而從人物着手, 觀眾看畢後最深刻的不是劇情、而是每個角色的黑暗面。同樣, 殺夫報(Double Indemnity)裏, Billy Wilder 的處理亦相近, 一開始電影便告訴你誰是兇手, 不是要觀眾估有何「估唔到」的結局, 而是要觀眾跟男主角一起「墮落」, 一起走入無止境的深淵。


然而可能當時電影作品良莠不齊, 即使有好作品如上海小姐或殺夫報, 亦有不少情理不通之餘又薄弱的電影。發展下去, 觀眾追求的慢慢變成是橋段、情節、驚喜結局。Christopher Nolan 今日成為最紅的導演亦是這原因, 可是, 那是否代表今日的電影拍得好呢? 以他名作 Inception 為例, 故事夢中有夢、過程緊張刺激、結局惹人猜想, 觀眾看罷回家可以找資料討論…成為票房大熱實在是意料中事。但想深一層,人物角色, 有哪一個角色是有性格、有感情的? JGL 角色的性格是甚麼? Ellen Page 的角色有甚麼感情描寫? 基本上全套電影沒有任何一個角色有甚麼背景,有甚麼情感可言。退一步說, Leo 有個前妻, 他對前妻有深厚的感情, 但這個感情是怎麼來, 怎麼跟電影的重心情節—潛入夢境—互相關連? 全都沒冇。Leo 最後在現實在夢中, 又與我可干? Nolan 不停深化佈局, 但基於的都是他的設定, 誰說夢中有夢會慢過上層? 他說。誰說Inception 會有這樣的效用? 他說。結果他說甚麼就甚麼, 故事拍不出情感, 拍到的是導演的話:「我諗到條絕世好橋!」, 但這樣的複雜化劇情, 其實flaws只會越多, 更顯得電影難以登大雅之堂。


反觀, 看另一個例子, Charlie Kaufman。他仍然是會只那「橋段」作為電影的引子, 而真正把電影說自己想說的話的作家。他寫的兩個作品, Adaptation. 及 Eternal Sunshine, 其實都大可玩「估你唔到」的結局。Adaptation. 劇本可以寫成到最後, 觀眾先發現原來Nicholas Cage 本身就是Adaptation.的編劇。Eternal Sunshine, 劇本大可以在結局才「爆」哪段片段是洗腦前、哪段是重遇…這樣觀眾一定意想不到吧。但Kaufman 看到的是這樣的劇本,一定漏洞處處。與其故弄玄虛, 倒不如紮紮實實寫角色、寫當中的情感。所以兩套戲, 那些「橋段」都並非電影的「殺手澗」。看過Eternal Sunshine的觀眾, 固然喜歡Kaufman以時空作弄觀眾, 但真正最好看的都是Joel 與Clementine 之間的關係。 那才是真正的電影應帶給觀眾的意義。




p.s. 後來,有朋友問我是否不喜歡「純情節片」。我其實唔太肯定電影中有一個genre 係所謂純情節,但如果問的是我喜不喜歡故事性強的電影,我當然喜歡。畢竟,大部分電影主要就是要說故事。問題是,若果主角/背景等等因素未能建立,故事亦不會說得好。就以最近一部可能是「純情節片」的Captain Philips 為例,其實當中都沒有甚麼「大道理」,但故事當中除了劇情緊湊外,兩個主角亦是非常深刻,他們整個主角的「味道」是從他們的行為舉止,說說談吐中滲出來。對比上文所談的Inception,可謂有天淵之別。




2014年3月12日

《觸不到的她》Her (2013, dir: Spike Jonze)



《觸不到的她》Her (2013, dir: Spike Jonze) 跟 《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 (2003, dir: Sofia Coppola) 的確有不少相似之處。兩套戲都發生在一個有陌生感的城市(《迷》在東京,《觸》在洛杉磯,但當中不少在上海取景);主角背景性格在對比下亦會發現有相同之處,e.g. Joaquin Phoenix & Bill Murray (跟前妻/老婆的關係、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etc); 故事都是很集中描寫男女主角那似有還無的愛情故事(我認為《觸》也是似有還無),同時有意無意地忽略其他角色; 而最相似之處是,其實兩套戲未必真的拍得好,overrated,不過我仍然會喜歡 (除了這兩套,這刻想到另一套在我favorite film list 裹的overrated 電影(我覺得啦)是花樣年華。)


總會有些電影拍得很好但不是自己杯茶,又會有些電影未必很好但又會被它吸引,《觸》對我來說是後者。《觸》很「個人」,它的氣氛很容易迅速地感染觀眾,特別是迷失的觀眾(包括我),扯他們進故事世界,之後電影拍得好不好,故事說不說得通,觀眾也再難一時三刻下判斷。我看著《觸》,很快就跟電影、跟主角、跟場景之間的所有東西連上。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最強的「魔力」吸引觀眾是它的場景。電影設定於2025年洛杉磯,在這個遠不遠、近不近的未來,導演選擇走到上海取景,把上海的建築物、高鐵(L.A. 未有高鐵)、甚至常常出現的上海途人跟洛城溶合,這下非常Surreal,非常出色。是我見過其中一個最像真、最令我信服的Near Future,這種不需要CG特效而創造出的未來值得拍掌。而這個有點陌生的城市,跟主角很相襯。主角本身的職業是替別人寫書信的代筆,常要寫充滿情感的信件,與信的內容對比下顯得他自身的生活更乏味,更孤獨。所以在這種氛圍下,電影開始不久,我已經完全被說服及引導進電影世界。






Spike Jonze 的電影我只看過兩齣,都是Charlie Kaufman 編劇。Kaufman 功力不用多說,我最愛的一部電影就是出自Kaufman手筆。今次《觸》,是Jonze 自己第一次寫劇本,進場前很自然地調整了心態,不會有同等的期待。結果,劇本的確未夠好,多個處理都是平庸而已。戲中Theodore 跟OS "Samantha" 的關係有點突然,不論是在哪一個階段;他跟前妻的關係也寫得不好,看完後你很難知道究竟他們為何要離婚,究竟是誰的責任?或是兩個都有責任,還是兩個都沒有責任?不只是劇情上的交代,而是兩個角色發展上的不足所致。不過,以整體劇本來說,我卻認為是可以的。我也有被感動,我相信那段情是真實的,是令我信服的,縱使好有機會是我一・廂・情・願。




電影的焦點是Scarlett Johansson 聲演的OS "Samantha",我實在未能斷定是好是壞。Johansson 的聲線無礙是「殺得死人」,她每句話說都很能牽引主角和觀眾的情緒。但與此同時觀眾第一次聽到那把聲音已經知道是Johansson。她是聲演,沒有出鏡,某程度上更難以確實的演技令觀眾代入,代入那是一個可「無限想像」的角色。永遠Samantha 出聲,出現的畫面是Johansson。記得有一場戲,導演很想觀眾們「想像」,利用了十多秒的全黑畫面強逼觀眾把Samantha 具像化。我肯定,那十多秒中,全場所有觀眾腦內的畫面都出現了Johansson。這套戲最好玩的地方就被「破壞」了。


事實上,除了沒有出鏡的"OS" Scarlett Johansson 外,電影中還有三位頗多戲份的女演員,包括男主角的好友Amy Adams, 相睇對象Olivia Wilde,及前妻Rooney Mara。當中Rooney Mara 的演出最好,縱使劇本寫這個角色寫得片面薄弱。(再岔開少少,奧斯卡裹的五項提名裹,我認為值得拿的 
 Original Song 及 Production Design 都名落孫山,而電影中水準最普通的劇本竟拿了Original Screenplay... Original Song 未聽過Frozen 那一首,未能定奪,但Production Design 敗了給The Great Gatsby, 不意外卻不能接受,The Great Gatsby 那種Production Design 可是很土豪的設計,評委眼光好有問題。)Olivia Wilde 出場太少,演出不錯只未有太深刻印象;Amy Adams 演技雖好,但好像來來去去也是用相近的方法,加上角色又不明顯,所以都不及Rooney Mara(聽說本來有更多Amy Adams 出場,她的角色亦有更多發揮,可惜全被剪走了)。Rooney 的角色描寫不多,但我很喜歡她在一些零碎片段裹的演出。每當Catherine 在Theodore的記憶之中遊走,我看到有點Olga Kurylenko 在To the Wonder (2012, dir: Terrence Malick) 的影子...

Malick 未來的新作當中亦會見到Rooney Mara, 期待她到時能更上一層樓。